时间: 2025-04-26 08:2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4:00
黄金缕·寒夜口占 作者: 陆震 〔清代〕
寒夜空堂人一个。
心上愁多,不寐摊书坐。
将近三更犹未卧。
乍惊骤雨天边过。
洒向小窗声更大。
纸薄难禁,容易风吹破。
衾枕安排浑未妥。
床前扑杀银釭火。
在寒冷的夜晚,空荡荡的房间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心中愁苦重重,无法入睡,只能摊开书本坐着。
快到三更天了,我还是没有合眼。
忽然,外面下起了急促的雨。
雨声洒向小窗,显得更加响亮。
薄纸的窗子经不起风的侵袭,容易被吹破。
床上的被褥和枕头摆放得也不太妥当。
床前,油灯的火焰扑扑作响,仿佛要熄灭。
陆震,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的交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关注人情世故,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深处的感受。
这首诗写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在空房中,因心中愁苦而无法入睡。外界的骤雨声与内心的烦恼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孤独与忧愁的深刻感受。
《黄金缕·寒夜口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人在寒夜中的孤独与愁苦。诗的开头“寒夜空堂人一个”,以简洁直接的方式揭示了诗人的孤独。而“心上愁多,不寐摊书坐”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内心的焦虑,无法平静下来,选择用读书来打发时间,但心中愁苦仍难以消散。
随着诗句的发展,雨声的突如其来,打破了夜的宁静,给人一种紧迫感。雨声“洒向小窗声更大”,似乎在映衬着诗人内心的不安。薄纸的窗户无法抵挡风雨,象征着诗人脆弱的心境与无奈的处境。最后,床前的油灯光线微弱,火焰扑灭的危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绝望与无助。
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节生动,展现了个体在孤独与自然环境中对抗内心愁苦的挣扎,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探讨了人在孤独与烦恼中对抗内心的挣扎,展现了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以及人在困境中的脆弱与无奈。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衾枕安排浑未妥”暗示了什么?
“乍惊骤雨”中的“骤雨”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