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1:31
今晨好风雨,湿云四边驰。
落花烂作土,潦水积成池。
疲民在涂炭,朝暮苦啼饥。
况兼时气乖,好肉生疮痍。
方忧旧田秽,无奈新城欹。
世情甚促迫,天意将焉为?
我生合忘言,感慨徒伤悲。
今晨的风雨真好,湿润的云彩在空中急速飘动。
落花化为泥土,积水形成了池塘。
疲惫的人民在困苦中生活,早晚都在为饥饿而哀号。
更何况时节不顺,食物难以维持,身上长满了伤痕。
我忧虑着旧田的荒芜,却无奈于新城的倾斜。
世道非常急迫,天意究竟要如何呢?
我生来就应当忘却言语,感慨只徒增伤悲。
诗中提到的“涂炭”意指人民生活的困苦,反映了元代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的现实。王冕常以写实的手法关注社会民生,在《偶书》中更是通过自然景象与民生困境的对比,表达对时局的忧虑。
《偶书》是一首充满沉重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早晨,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开篇的“今晨好风雨”似乎是对自然的赞叹,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落花和积水的描写,暗示了生命的逝去与困境的加重。诗中提到的“疲民在涂炭”,让人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艰辛,反映了王冕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心。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旧田和新城的忧虑,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的矛盾与不安。最后的“我生合忘言,感慨徒伤悲”更是将个体的无奈与对社会的深切忧虑结合在一起,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社会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困苦的同情,反映了王冕作为诗人的责任感与社会关怀。
诗中提到“涂炭”意指什么?
A. 幸福的生活
B. 困苦的生活
C. 自然的美
诗人对社会的态度是?
A. 满意
B. 忽视
C. 关心和忧虑
“新城欹”暗示了什么?
A. 新的希望
B. 社会的不稳定
C. 经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