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2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1:26
点绛唇
作者:曹勋 〔宋代〕
惨惨春阴,画桡寒漾梅风去。
冷风吹度。愁入淮山路。
歌扉归期,只恐春城暮。
人何处。柳汀烟渚。
听尽篷窗雨。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阴郁气候,寒风轻拂,梅花的气息悄然远去。冷风吹过,愁绪也随之弥漫,令人心生忧虑,想着归家的路途,只怕春天的黄昏来得太快,无法见到想念的人。此时,作者不知人身在何处,只能在柳堤和烟雾弥漫的水边徘徊,静静听着窗外雨声。
作者介绍:曹勋,字子骏,号青云,南宋词人,生于北宋末年,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细腻,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多在忧愁与离别中感悟人生,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点绛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描绘出春天的阴郁与个人的愁苦。开篇“惨惨春阴”便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气氛,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感觉,紧接着的“画桡寒漾梅风去”则以船桨的画面展现出春日的流逝。整首词的情感在冷风的吹动中愈发浓烈,愁绪仿佛随着风飘荡,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无奈。
词中“歌扉归期,只恐春城暮”表达了对归期的期待与惧怕,流露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忧伤。而“人何处”则直接表现出对远方游子或亲人的思念,展现出了一种在美丽春景中掺杂的伤感情愫。
最后的“听尽篷窗雨”更是将整首词的意境推向高潮,窗外的雨声仿佛是对内心忧愁的回应,令人深思。这首词不仅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故人思念的愁苦,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惨惨春阴”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凉
C. 安静
“愁入淮山路”中“愁”指的是什么?
A. 旅行
B. 思念
C. 快乐
词的最后一句“听尽篷窗雨”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欢乐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曹勋的《点绛唇》在情感的表达上更为内敛,前者更显直白的思念,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复杂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