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中杂兴二十首 其十四》

时间: 2025-05-02 01:51:16

诗句

沟塍通谢墅,禹穴近龙宫。

两水沿平地,诸山在下风。

烟霞时出没,日月互西东。

閒看桃源记,吾将此意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1:16

原文展示

沟塍通谢墅,禹穴近龙宫。
两水沿平地,诸山在下风。
烟霞时出没,日月互西东。
閒看桃源记,吾将此意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幽静的环境:沟渠和田埂通向谢家庄园,传说中的禹王的穴道靠近龙宫。两条河流平行而过,周围的山峦在风的吹拂下显得更为低矮。烟雾和霞光时隐时现,日月交替,似乎在互相追逐。我悠闲地阅读《桃源记》,将自己的情意与其中的理想境界相同。

注释

  • 沟塍:指沟渠和田埂,反映出乡村的水利设施和农田的布局。
  • 谢墅:谢家庄园,可能是诗人所熟悉的地方。
  • 禹穴:指的是大禹的穴道,传说中他治理洪水的地方。
  • 龙宫:传说中的龙的宫殿,常与水相关。
  • 烟霞: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桃源记: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其写实的诗风和高超的山水画技艺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取材于自然,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山中杂兴》系列诗作是王冕在山中隐居时的创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山水之间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王冕在《山中杂兴二十首 其十四》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山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开篇的“沟塍通谢墅”直接引入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借用禹的传说,赋予山水以历史的厚度,使得这片土地不仅仅是地理的存在,更是文化的象征。接下来的两句不断地交织着水与山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又流动的感觉。

随着“烟霞时出没,日月互西东”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愈加丰富,展现出一个充满变化的自然界。日月交替如同人生的无常,而烟霞的时隐时现则象征着生命中的美好与短暂。最后以“闲看桃源记,吾将此意同”结束,诗人不仅是观赏者,更是思想的参与者,他心中所向往的桃源理想与自然的美景交融,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沟塍通谢墅:展现出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亲密。
  • 禹穴近龙宫:引入神话,增强了环境的神秘感。
  • 两水沿平地:水的存在使景致更添生机。
  • 诸山在下风:描绘出山的相对低矮,突显出水的流动。
  • 烟霞时出没:生动描绘了自然的变化。
  • 日月互西东: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闲看桃源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月互西东”,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烟霞的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
  • 象征:桃源意象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安于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沟塍:象征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 桃源:理想的生活状态,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谢墅”指的是哪个地方? A. 王冕的家
    B. 传说中的桃花源
    C. 一个庄园

  2. “烟霞时出没”中“烟霞”指的是什么? A. 烟雾和光彩
    B. 雾霭和阴影
    C. 星星和月亮

  3. 诗人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A. 生活在城市
    B. 隐居于山中
    C. 游历四方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冕的《山中杂兴》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王冕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写,而陶渊明则侧重于理想社会的构建。二者共同反映出中国古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中国山水诗发展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词 竹枝歌 竹枝辞 其一 竹枝词三首 其一 竹枝词十八首 其五 竹枝词 其三 竹枝 其十一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竹枝歌 其一 竹枝歌三首 其二 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 竹枝词十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司员 屮字旁的字 野鸡头 诘屈聱牙 宽辟 田弋 包含觉的词语有哪些 彐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鶄庄 月字旁的字 百依百随 乛字旁的字 进道若退 问寒问热 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如履如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