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0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02:34
《雨中花·闻杂军及第三团一律撤退归,第四团童团长继剿》
作者: 黄光
横槊临江吟未了。
怎惊起夜乌树绕。
影动杯蛇,射疑水蜮,
瞥眼莺声乱。
盼得牙旗花外到。
想野丈定多烦恼。
恨释春风,香还秾艳,
愿唱清平调。
在江边吟唱的诗句尚未结束,
为何惊动了夜晚的乌鸦,环绕在树间?
影子在杯中游动,似蛇般缠绕,
水面上仿佛有蜮(蛤蟆)在游弋,
我瞥见莺鸟的歌声杂乱无章。
期待着牙旗(军旗)从花丛中到来,
想必野外的将士也多有烦恼。
怨恨春风的离去,香气依旧浓艳,
愿意高歌一曲《清平调》。
作者介绍:黄光,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战争、家国情怀为主题,风格豪放而富有感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国难期间,反映了诗人对战乱的感慨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表现了将士的辛劳与不易。
这首《雨中花》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战乱时期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横槊临江吟未了”,既有英雄豪情又带着些许无奈,诗人似乎在吟唱中表达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接着,通过“怎惊起夜乌树绕”,将自然与人事相结合,暗示战乱带来的惊恐与不安。
“影动杯蛇,射疑水蜮”,这一句利用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警觉,反映出战士们在水边潜伏时的紧张气氛。其后“盼得牙旗花外到”,更是表现出对胜利的渴望与期待。
整首诗在表现战争的残酷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透出一种对和平的深切渴望。最后的“愿唱清平调”,则是对未来平安生活的美好期许,显示了诗人虽身处战乱,却仍怀有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战乱的深切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以及希望和平降临的强烈愿望。
诗词测试:
诗中的“夜乌”象征什么?
诗中的“清平调”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