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秋岁 起晋对菊小酌,有怀溪山酒隐》

时间: 2025-05-02 18:16:27

诗句

碧轩清胜,俗物无由到。

沧江半壁山传照。

几窗黄菊媚,天北重阳早。

金靥小。

秋光秀色明霜晓。

手捻清香笑。

今古闲身少。

放醉眼,看云表。

渊明千载意,松偃斜川道。

谁会得,一樽唤取溪山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6:27

原文展示

千秋岁 起晋对菊小酌,有怀溪山酒隐
作者:蔡松年 〔金朝〕

碧轩清胜,俗物无由到。
沧江半壁山传照。
几窗黄菊媚,天北重阳早。
金靥小。秋光秀色明霜晓。
手捻清香笑。今古闲身少。
放醉眼,看云表。
渊明千载意,松偃斜川道。
谁会得,一樽唤取溪山老。

白话文翻译

在这清雅的碧轩中,世俗的事物无法到达。
沧江的半壁山影在水面上闪耀。
几扇窗前的黄菊娇媚,北方的重阳节来得早。
金色的笑容显现,秋光的美丽在霜晨更为明亮。
我捏着清香微笑,今古以来闲适的人少之又少。
醉眼朦胧,看那云的形状。
陶渊明千年来的情怀,松树在斜阳下的道路上悠闲。
谁能领会,举起一樽酒呼唤那隐居的溪山老者呢?

注释

  • 碧轩:指清幽雅致的楼阁。
  • 俗物:世俗的事物。
  • 沧江:指广阔的江河。
  • 黄菊:秋天盛开的菊花。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金靥:金色的笑容,形容笑颜如花。
  • 今古:指古今,自古以来。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著名隐士和诗人。
  • 溪山:指山水隐居的地方,象征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松年,金朝诗人,擅长咏物抒情,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他的诗歌具有清新独特的艺术风格,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千秋岁》创作于金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秋菊,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千秋岁》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一个清雅的环境——碧轩,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逃避。接着,诗人以“沧江半壁山传照”描绘出水光山色的美丽,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清幽的世外桃源。诗中“几窗黄菊媚,天北重阳早”的描写,既展现了秋天的特征,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金靥小”、“手捻清香笑”等句,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愉悦,似乎在这一刻,世俗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最后,诗的尾声“谁会得,一樽唤取溪山老”,更是揭示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陶渊明精神的认同,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轩清胜,俗物无由到。
    形容清雅的环境,世俗事物无法到达,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沧江半壁山传照。
    描绘山水的美景,水面上映照着半壁山,传达出宁静与和谐之感。

  • 几窗黄菊媚,天北重阳早。
    描绘秋天盛开的菊花,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金靥小。秋光秀色明霜晓。
    形容笑容灿烂,秋天的色彩在霜晨中显得更加明亮。

  • 手捻清香笑。今古闲身少。
    诗人微笑着捻着清香,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 放醉眼,看云表。
    表达诗人醉心于自然,放眼望去,云彩的形态各异。

  • 渊明千载意,松偃斜川道。
    提及陶渊明,传达出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

  • 谁会得,一樽唤取溪山老。
    最后以感叹的口吻,表达对理想隐逸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秋光秀色明霜晓”,表现出诗歌的韵律美。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情相结合,增强了诗意。
  • 拟人:如“金靥小”,赋予人物情感,使诗句更生动。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体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轩:象征清雅、隐逸的生活空间。
  • 黄菊:象征秋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 重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温情。
  • :象征坚韧与长寿,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A. 繁华喧闹
    B. 清幽雅致
    C. 贫瘠荒凉
    答案:B

  2. “沧江半壁山传照”中的“传照”指的是什么?
    A. 影像的照射
    B. 光线的反射
    C. 水波的荡漾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渊明”是谁?
    A. 一位著名的画家
    B. 一位著名的隐士与诗人
    C. 一位历史学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蔡松年 vs. 陶渊明
    两位诗人均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蔡松年的作品更加注重对环境的描写,而陶渊明的作品更体现出对内心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金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陶渊明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洞仙歌 秋日独游某氏园 洞仙歌 湖天望月 洞仙歌 和刘一止《苕溪词》 洞仙歌 代寿李尉儒人 洞仙歌 其八 洞仙歌(观王碧山花外词集有感) 洞仙歌 洞仙歌 十六夜对月 洞仙歌五首 其二 洞仙歌 弋阳江晚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包含摸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一针见血 信口胡说 肉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兆黎 神武挂冠 爻字旁的字 积谗糜骨 狼贪鼠窃 刀笔之吏 杉板 啜英咀华 拽欛扶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