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8:07
南园最是花多处。
门掩绿杨千树。
别后几番风雨。
碧藓侵苔户。
侬家旧在郊西住。
门外远山无数。
谁道不如归去。
咫尺长安路。
南园里花最多的地方,
门前掩映着千树绿杨。
自从分别以来,经历了几次风雨,
青苔已经侵入了门口。
我家以前住在郊区的西边,
门外有无数的远山。
谁说不如回去呢?
长安路就在咫尺之间。
王之道,字志远,号江海,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王之道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他生活的宋代正是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
这首《桃源忆故人》创作于王之道思念故乡和朋友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惦念以及对归乡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在外游历期间的孤独与无奈。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篇,通过对南园美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南园最是花多处”引入,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花的繁茂与绿杨相映成趣,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作者提到自别后经历风雨,暗示了人生的变迁与无常。青苔侵扰门口,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对故乡的思念更加深沉。
“侬家旧在郊西住”一句,透出一种宁静的乡愁,远山环绕,给人一种遐想的空间。最后,诗人以“谁道不如归去”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尽管长安路近在咫尺,却无法抵达心灵的归属感。这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人生的感慨。
全诗通过描绘南园的美丽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归乡的渴望,突显了人生的孤独与对归属感的追求。
诗中“南园最是花多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谁道不如归去”这句中的“归”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之道的《桃源忆故人》更侧重于乡愁与归属,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