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8:06
《如梦令 梨花》
作者: 熊琏 〔清代〕
又是伤春时节。
一片芳心如雪。
深院怯黄昏,
多少闲情谁说。
清绝。清绝。
香入溶溶夜月。
又到了令人伤感的春天。
我的芳心如同梨花般洁白。
在深院中,黄昏悄然降临,
有多少闲情逸致无人倾诉。
那种清绝的香气,
弥漫在柔和的月光之中。
作者介绍: 熊琏,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春花烂漫之际,诗人以春天为背景,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张扬与抒发。
《如梦令 梨花》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诗人通过梨花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清新又略显悲伤的情感。开篇“又是伤春时节”,直接引入了春天的主题,暗示着春天的美丽与其带来的忧伤。接下来的“芳心如雪”则通过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纯洁与脆弱,梨花的洁白象征着无瑕和希望,但同时也暗示着易逝的美好。
“深院怯黄昏”一句,展现了诗人对黄昏的惧怕,黄昏的降临象征着光阴的流逝,带来了无尽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多少闲情谁说”则表现了诗人在深院中无法倾诉的无奈,闲情的闲逸与深院的幽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两句“清绝。清绝。香入溶溶夜月。”通过极简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月光与香气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无声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遐想。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优美的意象交织中,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芳心如雪”中的“雪”是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深院”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