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0:12
故人远在越江南,何日相寻过海帆。
少借禅房一十笏,全翻经藏五千函。
寒炉拨火宜煨芋,夜月裁诗定倚杉。
儗结愿香归未得,碧莲花老补陀岩。
老朋友远在越江南,不知道何时能相聚共渡海帆。
借一间禅房暂住十天,翻阅五千卷的经书。
寒冷的炉子上适合烤芋头,夜晚的明月下我在杉树旁写诗。
虽然许下了愿望香火未曾归来,碧莲花已在补陀岩上老去。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字子公,号松溪。他以清新明快的风格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与友人分隔两地之时,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重聚的渴望。社会动荡不安的元代背景下,诗人借此寄情于诗,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
《寄智及上人》是一首充满思念之情的诗,诗人在寂寞的夜晚,借助自然的景象抒发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虽然相隔遥远,但心中对重聚的渴望依然强烈。紧接着,诗人提到借住禅房和翻阅经藏,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也隐喻了他希望通过修行来平复内心的思绪。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寒炉的温暖和夜月的美丽,展现了一个悠闲宁静的生活场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得以静下心来创作,夜月与杉树的意象更是增添了一种孤独而又高雅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未能实现愿望的遗憾,碧莲花的老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理想的追求未果,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围绕思念与追求,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想念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寒炉拨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碧莲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