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1:28
菩萨蛮 其三
问余筋力差多少。
兴来祇觉登楼好。
东面女墙低。
画桥杨柳齐。
插禾兼割麦。
鸟唤樊川北。
欲得画师难。
青青数朵山。
问我现在的筋骨力量差多少呢?
兴致来了只觉得登高望远最为惬意。
东边的女墙低矮,
画桥与杨柳齐齐相映。
插秧和割麦都在进行,
鸟儿在樊川北边欢叫。
想要找到画师真是难,
只有几朵青青的山花点缀其间。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中“樊川”可以看作是对古代名川的隐喻,象征着自然美和人文情怀。樊川在历史上常常被文人雅士所吟咏,代表着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生于1742年,卒于1818年,字子华,号晓云,晚号陶隐居。樊增祥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菩萨蛮 其三》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
《菩萨蛮 其三》是一首描绘自然与生活的词作。全词以问句开头,表达了对自身状态的思考,既有自我反省的意味,也暗含对生命的敬畏。诗人通过描绘东面的低女墙、画桥和杨柳,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在描写插禾和割麦的场景时,诗人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与农村生活的真实。鸟儿在樊川北边欢叫,似乎在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欲得画师难”,则是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感慨,表明虽然有美景在眼前,但真正将其表现出来的艺术家却难以寻觅。
整首词以优美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女墙”指的是什么?
A. 高墙
B. 矮墙
C. 河堤
D. 树木
“鸟唤樊川北”中的“鸟”是指什么?
A. 画师
B. 农民
C. 动物
D. 自然景色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消极
B. 无所谓
C. 积极
D. 忧伤
答案:1.B,2.C,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