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商调】知秋令 秋夜》

时间: 2025-05-02 13:07:19

诗句

月晃银河淡,庭空珠露湿,天阔玉绳低。

篥城头奏,蝼蛄阶下泣,络纬并边啼,一弄儿秋声闹起。

 隐居  户列青丝桧,庭栽玉枝兰,炉养紫金丹。

书玩东西汉,诗吟大小山,我占古今间,高迈如袁安、谢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7:19

原文展示:

商调 知秋令 秋夜
作者: 汤舜民 〔元代〕

月晃银河淡,庭空珠露湿,
天阔玉绳低。
篥城头奏,蝼蛄阶下泣,
络纬并边啼,一弄儿秋声闹起。
隐居户列青丝桧,
庭栽玉枝兰,
炉养紫金丹。
书玩东西汉,
诗吟大小山,
我占古今间,高迈如袁安谢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宁静与清冷。月光照耀下,银河显得淡淡的,庭院空旷,露珠湿润了地面。天空广阔,星星如玉带般低垂。在篥城的高处,乐器的声音响起,蝼蛄在台阶下悲泣,络纬(蝉的一种)在边上鸣叫,秋天的声音在耳边喧闹。隐居于此的人家,门前青丝桧树成排,庭院中栽种玉兰花,炉子上养着紫金丹(道教的一种草药)。我在书中玩味东西汉的历史,吟诵着大小山的诗篇,仿佛在古今之间游刃有余,气度高雅如袁安、谢安。

注释:

  • 月晃:月光摇曳,形容月亮的光辉。
  • 银河淡:指银河的光泽不如明亮,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篥城:可能指某个地方的高处,篥是一种乐器。
  • 蝼蛄:一种常在秋夜鸣叫的昆虫,象征秋天的气氛。
  • 络纬:一种虫鸣,通常在夏秋季节发出声音。
  • 紫金丹:古代传说中一种能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
  • 袁安、谢安:两位历史上著名的隐士,象征高雅和深远的学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舜民,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致和个人情感,常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美好,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商调·知秋令 秋夜》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深邃。开篇即以“月晃银河淡”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夜景,通过对月光和银河的描写,带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对庭院景象的描绘,表现出秋夜的静谧与生机,蝼蛄的悲泣与络纬的鸣叫交织成秋声,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诗中隐喻和意象的运用也极为巧妙,青丝桧和玉兰花象征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而“书玩东西汉,诗吟大小山”则体现了他丰富的知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后,诗人以“我占古今间,高迈如袁安谢安”总结,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沉淀与自我修养的自信,显示了他对古人风采的向往。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晃银河淡”:描绘月光照耀下的银河,呈现出一种柔和而清冷的景象。
  • “庭空珠露湿”:庭院空旷,露珠湿润,形成了安静的氛围。
  • “天阔玉绳低”:天空辽阔,星星如玉带般低垂,暗示着秋夜的宁静。
  • “篥城头奏,蝼蛄阶下泣”:乐声与蝼蛄的悲鸣交织,引出秋天的气息。
  • “隐居户列青丝桧”:隐士的生活环境,青桧树代表了清幽的生活。
  • “书玩东西汉,诗吟大小山”: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热爱与对文学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阔玉绳低”,将星空比作玉带,形象生动。
  • 拟人:如“蝼蛄阶下泣”,给蝼蛄赋予感情,使秋夜更富有生气。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秋夜宁静的向往,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宁静与思考。
  • 银河:代表浩瀚与神秘。
  • 露珠:寓意清新与纯洁。
  • 蝼蛄与络纬:象征秋天的声音,代表生命的脆弱与坚持。
  • 青丝桧与玉枝兰:象征隐逸与高雅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汤舜民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蝼蛄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秋天的气息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3. “我占古今间”的意思是什么?
    A) 处于古代与现代之间
    B) 只喜欢古代的文化
    C) 只关注现代的生活
    D) 在两个时代之间徘徊

答案: 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秋夕》 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汤舜民的《商调·知秋令 秋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涉及到月亮与夜晚的描绘,但汤舜民更注重描写秋天的气氛,表现出一种隐逸与思考的情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汤舜民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行遇雪三首 过余干怀介庵呈其婿方景严 游仰山欲游兰若不果怀混融二首 独树 田家叹 寄南安李使君三章 其一 呈潘潭州十首 寄赠侯宿彦明 代书寄刘伯瑞仲文叔骥二首 次韵叔骥兼呈伯瑞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起师 攴字旁的字 冥行盲索 二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志鸟 叩马而谏 柳绿桃红 挺胸叠肚 孔棘 通宵 王字旁的字 獘梗 趁心如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