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3:40
鹧鸪天 其二 辛丑除夕
作者: 刘凤梧
爆竹声中一岁残,
合家儿女喜团圞。
屠苏酒饮浑忘醉,
险韵诗成恐未安。
憎世网,误儒冠,
归田买犊学耕难。
梦醒蕉鹿应含笑,
裘敝金貂可奈寒。
在爆竹声中,旧岁已然过去,
全家团聚,儿女们欢欢喜喜。
屠苏酒一饮而尽,竟然忘却了醉意,
可怕的诗句成就尚未稳定。
我憎恶世俗的网,误入了读书人的冠冕,
归隐田园,买个小牛学习耕作却是困难。
梦中醒来,蕉鹿应该会含笑,
即使裘衣破旧,金貂也难以抵挡寒冷。
作者介绍:刘凤梧,近代诗人,生活在清末民初,作品多以诗歌记录生活感受及社会变迁。他的诗风多样,往往充满岁月的沉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辛丑除夕,正值新旧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除夕的景象,表达对家庭团聚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此诗以除夕为背景,通过描绘节日的氛围,展现了家庭团圆的温馨和对新年的期待。诗的开头“爆竹声中一岁残”以生动的声音描绘出节日的热闹,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对比引起了诗人的思考,随后转向了对生活的反思。
“屠苏酒饮浑忘醉”展现了诗人在欢庆中的陶醉,但紧接着“险韵诗成恐未安”则显露出他内心的不安与焦虑,似乎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诗中提到“憎世网,误儒冠”,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读书人身份的质疑,似乎在感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后半部分“梦醒蕉鹿应含笑”则表现出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蕉鹿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似乎在向往一种宁静而快乐的生活,而“裘敝金貂可奈寒”则暗示着现实的困境,尽管物质生活有所富裕,但内心的寒冷依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节日的表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对家庭、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敏感和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除夕的热闹与家庭团聚,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屠苏酒”通常在什么节日饮用?
“憎世网,误儒冠”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诗中“梦醒蕉鹿应含笑”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相比,刘凤梧在《鹧鸪天》中更多的是对现实和理想的对比,辛弃疾则是在表达对美好景象的赞美与感慨,展示了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