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1:0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05:16
万里澄空没点云。
素娥依旧驾冰轮。
自缘人意看承别,
未必清辉减一分。
倾白堕,拥红裙。
不知谁主复谁宾。
更筹易促愁分袂,
又作东西南北人。
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
素月依旧驾着冰冷的月轮。
也许是因为人们心中对离别的情感,
未必清冷的月光就会减少一分。
白色的酒倾倒,红裙轻拥。
不知是谁是主客,谁又是宾朋。
更是为了筹备欢聚而感到愁苦的离别,
我们又成了分散在东西南北的人。
郭应祥,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年代。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擅长用典,作品广泛流传。
《鹧鸪天》一词是郭应祥在中秋后的一次宴会上所作,宴会的场合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正值中秋,月圆人聚,但因离别而生的愁绪使得诗人在欢聚之中感到一丝忧伤。
《鹧鸪天》展现了中秋夜的清冷与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万里澄空没点云”描绘了明净的夜空,月光照耀下的景象清晰而宁静,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接着“素娥依旧驾冰轮”,暗指月亮的恒久与稳定,月亮的美丽却又让人感到一丝无奈与孤独。
诗人通过“自缘人意看承别”,将离别的情感与月亮的清辉相联系,展现了人们在这种美好的夜晚难免会想起分别的忧伤。诗中的“倾白堕,拥红裙”则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面,酒杯的倾倒与裙摆的舞动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内心的愁苦与外表的欢愉。
最后的“更筹易促愁分袂,又作东西南北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离别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分散,更是心灵上的隔阂。诗人在团聚中感受到了分离的苦涩,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深情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中秋的明月与离别的愁绪,表达了人间情感的复杂性。欢聚与离别交织,诗人借此反思人际关系与人生的无常,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无奈。
《鹧鸪天》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素娥”指的是什么?
“倾白堕,拥红裙”中“白”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