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3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32:39
鹧鸪天
作者:周星誉
路入南桥客思闲。
水乡风景画图间。
密芦绕屋浑疑海,
老树遮门便当山。
波似镜,岸如环。
青溪曲折小舟还。
归人暗识村前路,
逢着垂杨便转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走到南桥,心情悠闲,眼前的水乡景色宛如画卷。密密的芦苇围绕着房屋,让人不禁怀疑这里是否如同大海一般;老树遮挡着门口,似乎与山相连。水面如同镜子,岸边环绕着溪流,青色的小溪曲折延伸,小舟在水中来回漂荡。归来的旅人熟悉村前的道路,一旦见到垂杨树,就知道该转弯了。
作者介绍:周星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风景,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故乡的眷恋有关,描绘了南方水乡的宁静与美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闲适。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水乡独特的自然景色和诗人悠闲的心境。开篇描绘旅人走入南桥,心中既有对景色的欣赏,也体现了内心的恬淡与闲适。水乡的美景如同画卷般展开,密芦和老树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恬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诗中“波似镜,岸如环”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静和岸边的曲折,水乡的特点生动展现。通过“小舟还”,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简单与自然的和谐。最后,归人熟悉村前的路,一旦见到垂杨树便转弯,这不仅表现出对故乡的熟悉与亲近,还隐含了人生的归属感。
整首诗运用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水乡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波似镜”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静,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效果;“密芦绕屋”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水乡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归属感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高山
B. 水乡
C. 沙漠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故乡的熟悉感?
A. 垂杨树
B. 银杏树
C. 桃树
诗中提到的“波似镜”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水面波动
B. 水面平静
C. 水面浑浊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