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7:16
玉楼春 题夏景扇
作者: 姚华 〔清代〕
郊原雨过浮清润。
风入薰弦催麦信。
酒边一榻称单衣,
傍午宿妆销面粉。
刬尽新愁生似笋。
饭饱村舂糁野菌。
清泉烹茗倚斜阳,
晚绿明蟾山又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清新的田园景象。雨过之后,田野显得清润,微风拂过,像是在催促麦子的成熟。酒桌旁,一张小榻上,诗人穿着单衣,正午时分,宿妆已经消退,脸上的粉妆也淡了。新愁如竹笋般悄然生长,饭饱后,村里的舂米工人正忙着加工野生蘑菇。清泉泡茶时,依靠在斜阳下,晚上的绿色山影中,又隐约看见明亮的月亮。
作者介绍:姚华是清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清新的描写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夏日的田园景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玉楼春》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为主题,展示了雨后田野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清润与宁静,风吹过的声响与酒桌旁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悠闲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诗的前半部分“郊原雨过浮清润”到“傍午宿妆销面粉”,展现了夏日雨后的清新与诗人生活中的温暖时光;而后半部分“刬尽新愁生似笋”到“晚绿明蟾山又隐”,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考,尤其是新愁的出现,如同春笋般悄然生长,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微妙关系。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透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感慨,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夏日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生活中愁苦的思考,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联系,呼应了“清润”与“新愁”的对立,反映了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郊原雨过浮清润”意指:
A. 雨后田野清新湿润
B. 田野被雨淹没
C. 田野干旱
“新愁生似笋”中的“笋”比喻:
A. 生长的烦恼
B. 清新的感觉
C. 丰收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姚华的《玉楼春》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但姚华更侧重于描绘田园生活的细腻与忧愁,而李白则通过月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前者细腻而悠远,后者则豪放而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