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6:1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18:24
无情风雨落青梅,最堪悲,逝芳菲。
都道心伤,零落未知时。
朵朵血痕桃李艳,生与死,若尘泥。
为牛为马更为谁?恨春威,苦相欺。
味尽炎凉,终是化烟灰。
慈母泪倾三万里,人共鬼,两凄凄。
无情的风雨打落了青梅,最让人悲伤的是那逝去的芳华。
大家都说心中伤痛,但却不知何时会零落。
桃李花瓣上满是血痕,生与死都是如同尘泥。
为牛为马又是为了谁呢?恨恨春天的威力,苦苦地被欺骗。
一切苦味尽了,最终也只化为烟灰。
慈母的泪水倾泻三万里,人与鬼,都是一片凄凉。
“桃李”可以引申为学生,诗中提到的“血痕”暗指童工的悲惨命运,反映社会的残酷现实。
顾敏燕,现代诗人,关注社会问题,通过诗歌表达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其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批判,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此诗创作于山西黑砖窑童工事件之后,反映了社会对儿童劳动权利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了对无辜生命的哀悼。
这首《江城子》充满了对生命无常与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无情的风雨中,感受到青梅被打落的悲哀,将其比作逝去的青春与美好,暗示着那些童工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无奈。诗中通过“桃李”的意象,进一步探讨了成长与死亡的关系,血痕的出现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现实的残酷。
诗的开头引人入胜,情感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到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尤其是“为牛为马更为谁”的疑问,反映了社会对童工问题的漠视与无奈。最后两句的“慈母泪倾三万里”,更加突显了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关爱与无奈,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生命的悲凉与社会的冷漠,促使读者反思当下的社会问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童工悲惨命运的哀悼,揭示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冷漠与无情,同时呼吁人们关注和反思生命的价值与人性的温暖。
诗中“青梅”象征什么?
“为牛为马更为谁”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对比《江城子》与《春望》,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的苦难与人性的挣扎,但《春望》更多集中于国家的动荡,而《江城子》则强调个体的无辜与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