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0:31
江城子·山居
作者: 曾廉 〔清代〕
澄滨野老醉模糊。白髭须。要人扶。
竹外长桥,横转过村墟。
难得主人能爱客,奴白饭,马青刍。
野花历乱树扶疏。织寒芦。护龙雏。
溪上人家,一幅晚春图。
复约酒人今日至,隔篱落,笑相呼。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醉酒的老者,他白色的胡须让人想要扶持他。在竹林外有一座长长的桥,蜿蜒着通往村庄。主人能珍惜客人,给他简单的饭食和青色的草料。野花在树间乱开,寒芦在风中轻轻编织,护着小龙的雏鸟。溪边的人家,仿佛是一幅美丽的晚春画卷。今天又约酒友来访,隔着篱笆,互相呼唤着,笑声不断。
曾廉,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尤其以描绘山水田园为主,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关怀。
此诗写于曾廉隐居山林之时,表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在清代社会背景下,文人多追求隐逸生活,以寄托对现实政治的无奈与不满。
《江城子·山居》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美好。开头几句以“澄滨野老醉模糊”引出场景,展现出一个醉酒的老人,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白色的胡须,给人以古朴的印象,仿佛是生活在世外桃源的隐士。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竹外长桥,横转过村墟”展现了山村的自然景观,长桥连接着村庄,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中提到的“野花历乱树扶疏”,则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最后几句诗中提到“复约酒人今日至”,表现了诗人与朋友欢聚的场景,隔着篱笆的呼唤,更是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拉近。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透出一种淡淡的欢愉与满足感。
诗歌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
诗中提到的“澄滨”主要指什么?
A. 清澈的江滨
B. 漆黑的河流
C. 热闹的集市
D. 高山峻岭
“白髭须”中“白髭”形容的是谁的特征?
A. 年轻人
B. 老人
C. 小孩
D. 动物
诗人通过“复约酒人今日至”想表达什么?
A. 朋友的到来
B. 自己的孤独
C. 生活的无聊
D. 亲人的缺席
对比曾廉的《江城子·山居》和王维的《山居秋暝》,前者更注重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生活的简单,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环境的感悟与哲理思考。两者共同点在于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