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7:0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7:09:25
旧闻淮河水,直向运河犯。
十里潮头一丈高,年年有灾难。
因素人第一,时代已改换。
自制天门锁怒涛,直使蛟龙叹。
这首诗提到,早先听说淮河的水流直接冲向运河,潮水涨起来十里之外高达一丈,每年都会造成灾难。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时代已经改变。我们自己制造了天门的锁,抵御汹涌的波涛,甚至使得蛟龙也为之叹息。
林散之(1898-1989),名林觉民,字复生,号散之,中国近现代著名诗人及书法家。他的诗词常常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这首《卜算子 新运河》写于20世纪,正值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诗人通过对河流的描写,反映了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复杂性,强调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描绘淮河与运河的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诗的开头提及“淮河水直向运河犯”,暗示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威胁。随后的“十里潮头一丈高”,用具体的数字描绘出潮水的汹涌,营造出一种紧迫感与不安。诗人在此借助自然现象,反映出时代变迁带来的挑战,指出“因人第一”是灾难的根源,表现出对人类自私行为的批判。
接下来的句子“自制天门锁怒涛”,显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渺小。尽管通过人工手段试图控制洪水,但面对自然的狂暴,仍显得无能为力。最后一句“直使蛟龙叹”,更是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推向了高潮,蛟龙的叹息象征着自然的无奈与哀伤,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所带来的后果。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与押韵,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同时在内容上层层推进,深化了主题。诗人以自然为镜,映射出人的责任与反思,发人深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与反思,强调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呼吁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
诗中提到的“淮河水”是冲向哪个河流?
诗中提到的“十里潮头一丈高”是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