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3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32:54
红疏槛外花,绿减庭前树。
雁背斜阳淡不明,秋老蒹葭浦。
掩却小屏山,遮断愁来路。
刮地西风酿暮寒,又听潇潇雨。
窗外的花朵稀疏而鲜艳,庭前的树木则显得更加稀少。
在斜阳的映照下,雁阵的身影变得模糊不清,秋天的芦苇荡显得苍老而萧条。
关上小屏风,遮断了愁苦的来路。
西风呼啸,带来了暮色的寒意,又听见雨声潇潇飘落。
袁绶,清代诗人,因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见长,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
《卜算子》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卜算子》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孤寂与愁苦的氛围。开头两句“红疏槛外花,绿减庭前树”,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了秋天的景象,花虽红艳但已疏落,树木则显得稀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机的消逝。接着“雁背斜阳淡不明”,描绘了夕阳下的雁阵,朦胧而不清晰,仿佛象征着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之后,诗人通过“掩却小屏山”来遮挡愁绪,展现了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试图隔绝外界的悲凉。最后一句“刮地西风酿暮寒,又听潇潇雨”,将自然的寒冷与雨声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忧伤,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个人愁苦的思考,展现了深沉的怀旧情绪与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雁”在何种情境下出现?
“掩却小屏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诗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什么?
答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袁绶的《卜算子》更注重秋天的意象和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对过往爱情的怀念。两者都展现了强烈的情感,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