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金缕曲 题褚二梅北征草和顾顾山》

时间: 2025-05-04 11:39:59

诗句

帽影缁尘扑。

记年时、天街试马,玉鞭香簇。

几度销凝旗亭字,醉听春风旧曲。

又灞安、垂杨吹绿。

昔日长条都攀尽,展吟笺、怕认莺花熟。

谁更写,梦华录。

君居洛下东头屋。

寄闲情、裁云剪月,脆丝毫竹。

不惜黄金空抛去,换酒鹴裘未足。

算剩得、珍珠一掬。

千里烽烟家何在,唱新词、还替刘蕡哭。

窗雨暗,话银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9:59

原文展示

金缕曲 题褚二梅北征草和顾顾山
作者:杜文澜 〔清代〕

帽影缁尘扑。记年时天街试马,玉鞭香簇。
几度销凝旗亭字,醉听春风旧曲。又灞安垂杨吹绿。
昔日长条都攀尽,展吟笺怕认莺花熟。
谁更写,梦华录。君居洛下东头屋。
寄闲情裁云剪月,脆丝毫竹。
不惜黄金空抛去,换酒鹴裘未足。
算剩得珍珠一掬。千里烽烟家何在,
唱新词还替刘蕡哭。窗雨暗,话银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怀旧的场景。词人回忆往昔的时光,曾在天街试马,马鞭香气四溢。几度在旗亭下思念过往,醉心于春风中熟悉的旋律。又望着灞河边垂杨依依,想起昔日的欢愉,似乎已无处可攀,吟咏之时不敢再认那盛开的莺花。
谁还会去写那梦中的华丽场景呢?你居住在洛阳东头的屋子里,我寄情于云和月,细致如竹的情感。
不惜抛弃金钱,只为换取美酒与裘衣,但这似乎仍然不够。最终只剩下一掬珍珠。远方烽烟四起,家何在?我唱着新词,仍然为刘蕡的悲歌而哭泣。窗外细雨朦胧,烛光摇曳,似乎又回到了那时光中。

注释

  • 帽影缁尘扑:帽影遮住了尘土,形容环境的沉寂。
  • 天街试马:在京城的街道上试骑马,描绘一种繁华的场景。
  • 玉鞭香簇:玉制的鞭子散发香气,意在表现骑马的优雅。
  • 销凝旗亭字:旗亭的字迹已经消失,暗示时间流逝。
  • 灞安垂杨:指灞河边的垂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
  • 梦华录:梦中的华丽生活,可能指一个理想或幻想的世界。
  • 千里烽烟:远方的战火,代指国家动乱或家乡的遥不可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文澜,清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抒情与叙事,展现出丰富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个人的怀旧与对家国的思念,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金缕曲 题褚二梅北征草和顾顾山》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作,以怀旧和思乡为主线。诗中,词人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青春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以“帽影缁尘扑”引入,给人以沉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凝滞,接着描写了天街的繁华和试马的优雅,展现了过去的欢乐与青春的气息。
随着词意的发展,词人逐渐显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失落,尤其是“几度销凝旗亭字,醉听春风旧曲”,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
最后,随着对“千里烽烟”的提及,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展现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使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忧伤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帽影缁尘扑:帽子投下的影子,和缁尘的遮盖,描绘一种静谧的氛围。
  2. 记年时天街试马,玉鞭香簇:回忆在天街骑马的时光,表现出繁华的景象。
  3. 几度销凝旗亭字,醉听春风旧曲: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旧时的记忆渐渐模糊。
  4. 又灞安垂杨吹绿:描绘自然景色,传递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希望。
  5. 昔日长条都攀尽,展吟笺怕认莺花熟:对过往的追思,似乎已经无法再回到那时的欢愉。
  6. 谁更写,梦华录: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无奈,体现出一种失落感。
  7. 君居洛下东头屋:提到朋友的住处,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8. 寄闲情裁云剪月,脆丝毫竹:借用自然意象,表达对生活的向往与情感的细腻。
  9. 不惜黄金空抛去,换酒鹴裘未足:虽愿意抛弃财富,但仍感到不满足。
  10. 算剩得珍珠一掬:最终只剩下微薄的珍贵回忆。
  11. 千里烽烟家何在:远方的战乱使得家乡变得遥不可及。
  12. 唱新词还替刘蕡哭:在新词中继续为往事感伤,传达对历史的反思。
  13. 窗雨暗,话银烛:窗外细雨朦胧,烛光摇曳,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帽影缁尘扑”寓意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春风旧曲拟人化,表现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云剪月,脆丝毫竹”,增强了诗句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动荡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迷惘,展现出了一种深沉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帽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沉静。
  • 天街:繁华的象征,代表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 春风: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 烽烟:战争与动乱的象征,传达出国破家亡的悲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街”指的是哪里?

    • A. 乡村
    • B. 京城的街道
    • C. 山林
    • D. 海边
  2. “不惜黄金空抛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财富的渴望
    • B. 对物质的无所谓
    • C. 对朋友的依赖
    • D. 对家乡的思念
  3. 诗人在最后一段提到的“千里烽烟”主要指什么?

    • A. 战争
    • B. 自然灾害
    • C. 友谊的破裂
    • D. 个人的烦恼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 苏轼《水调歌头》: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对人事的思考与感慨,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悟。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古典文学理论》
  3.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闲记老境 夏夜 还家 醉中步月湖上 泛舟泽中夜归 遣兴 园中偶题 睡起书事 十月 杂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厦 趋谒 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骑月雨 舌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云端看厮杀 一夜十起 巛字旁的字 品开头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凵字底的字 三写成乌 不得不尔 青字旁的字 包含镬的词语有哪些 泄下 赞不容口 倚山傍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