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

时间: 2025-05-01 07:41:38

诗句

老树不风偏有韵,淡烟浅画成图。

高城斗转入平芜。

长空一鸟下,孤塔乱云扶。

范水模山都著迹,何人得见真吾。

最分明处最模糊。

夕阳如琥珀,写得此诗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41:38

原文展示:

老树不风偏有韵,淡烟浅画成图。
高城斗转入平芜。长空一鸟下,孤塔乱云扶。
范水模山都著迹,何人得见真吾。
最分明处最模糊。夕阳如琥珀,写得此诗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观察自然的感受。老树在无风的状态下仍然展现出韵味,淡淡的烟雾仿佛勾勒出了一幅画。高耸的城楼在时光的流转中渐渐隐没于平坦的田野。天际一只孤鸟飞下,孤独的塔楼在狂乱的云雾中显得摇曳不定。江水和山川的痕迹都留下了印记,但又有谁能看到真实的我呢?在最清晰的地方反而最模糊,夕阳如同琥珀一般,最终写下这首诗却感到无从下笔。

注释:

  • 老树:指年老的树木,象征着岁月的积淀与韵味。
  • 淡烟:指薄雾或烟雾,描绘了朦胧的景象。
  • 高城斗转:高城经历时光的流转,暗示时间的变迁。
  • 孤塔:孤独的塔楼,象征着孤立和无助。
  • 范水模山:指河流模仿山的形状,强调自然景观的相互映衬。
  • 琥珀:比喻夕阳的颜色,象征温暖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震堮(生卒年不详)是近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独特的韵味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创作风格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感悟之时,反映了他对生命、时间与自我的思考。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内心的孤独感使得诗人在作品中倾注了更多的哲理和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深刻关联。诗人以“老树”开篇,既描绘了自然的静谧,也象征着智慧与经验。接着,诗中提到的“淡烟浅画”以生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画面之美,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图画中。

高城的“斗转”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鸟儿的飞翔和孤塔的形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范水模山”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诗人感慨自然的魅力与自身的渺小和孤独。最后一句“夕阳如琥珀,写得此诗无”不仅是对美好瞬间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对创作的无奈,似乎在表达尽管有美景,但内心的真实感受仍难以言说。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美感,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自然的敏感触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树不风偏有韵:老树在无风的状态下仍然展现出独特的韵味,暗示岁月的积淀。
  2. 淡烟浅画成图:薄雾轻轻笼罩,形成了一幅朦胧的画面。
  3. 高城斗转入平芜:高耸的城楼在时光流转中逐渐隐没于平坦的田野,表现时间的流逝。
  4. 长空一鸟下:长空中一只孤鸟飞下,表达孤独的情感。
  5. 孤塔乱云扶:孤独的塔楼在狂乱的云雾中摇曳,象征着不安与孤独。
  6. 范水模山都著迹:江水与山川的痕迹相互交融,强调自然的和谐。
  7. 何人得见真吾:反问句,表达自我存在的孤独感。
  8. 最分明处最模糊:在最清晰的地方,反而感到最模糊,暗示对自我认知的困惑。
  9. 夕阳如琥珀:夕阳的美丽,如同琥珀般温暖而珍贵。
  10. 写得此诗无:感叹尽管写下了这首诗,但内心的真实感受仍难以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夕阳如琥珀”,将夕阳比作琥珀,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呈现出对称的美感。
  • 拟人:老树与孤塔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我真实感受的思考,反映了孤独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老树:象征着岁月与智慧。
  2. 淡烟:代表朦胧与神秘。
  3. 孤塔:象征孤独与不安。
  4. 夕阳:象征美好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老树不风偏有韵”中的“韵”指什么?

    • A. 音韵
    • B. 风韵
    • C. 风声
    • D. 诗韵
  2. 诗中提到的“夕阳如琥珀”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排比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描绘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自我思考
    •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与孤独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 《春江花月夜》: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人情,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赠韦金吾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 悯农二首 其二 过梅里七首 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 忆西湖双鸂鶒 却望 其二 鉴玄影堂 端州江亭得家书二首 重别西湖 却到金陵登北固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辵字旁的字 包含曳的词语有哪些 时景 颐指风使 私字儿的字 收人 格格不吐 诈痴不颠 非所计也 讲坛社会主义 黹字旁的字 常路 尽忠竭力 力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包含颢的词语有哪些 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惶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