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2:59
临江仙 次箫
作者: 顾随
小草都含微笑。远山自写春容。碧波恰衬夕阳红。衣香人影,一阵落花风。不恨而今不见,三春盼到三冬。相思未必两心同。新词和就,弹泪托征鸿。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小草在阳光下微笑,远山展现出春天的容颜,碧波与夕阳相映成辉。衣香飘逸的人影在落花的风中轻舞。诗人并不怨恨现在的分别,只期待春天的到来,甚至在漫长的冬季中也在期盼。相思的情感不一定是双方的共鸣。于是,诗人用新词来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并借助征鸿传达自己的泪水。
作者介绍:顾随,近现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临江仙 次箫》以自然景物为切入点,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远方人的思念。开篇通过“微笑”的小草和“春容”的远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特别是在描写“衣香人影”和“落花风”时,构建起一种温柔而又惆怅的意境。诗的最后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相思的感慨,指出相思并不一定是双方的共鸣,反而可能是单方面的情感流露。整体来看,诗歌以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情感的细腻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离别的惆怅,探讨了相思的复杂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小草都含微笑”用的是哪种修辞手法?
“不恨而今不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的“相思未必两心同”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她同样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思念,但焦点更集中在个人的情感上;而顾随的《临江仙 次箫》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及四季的变化,展现了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