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2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24:24
踏莎行·隐括梁元帝采莲赋为小词
作者:袁荣法 〔近代〕
水溅兰桡,芦侵罗荐。
徐回鹢,溪头见。
芰荷香里杂衣香,
红莲乱却如花面。
荇湿沾衫,菱长绕钏。
轻移桂棹浮萍绊。
芙蓉采得满船归,
歌声渐入江南岸。
这首词描写了采莲时的情景。小船在水面轻轻摇晃,水花溅起,芦苇侵入了轻薄的罗裙。舟行缓慢,在溪流边看见的景象。荷花的香气与衣物的香气交织在一起,红色的莲花错落如同美丽的面容。湿漉漉的荇菜沾湿了衣衫,菱角缠绕在船桨旁。轻轻移动着桂木船桨,浮萍却在船边缠绕。采到的芙蓉花满船而归,歌声渐渐传入江南的岸边。
这首词受《梁元帝采莲赋》的影响,采莲赋是梁元帝的作品,描绘了水乡的美丽景色和采莲的乐趣。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作者介绍:袁荣法,近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创新,风格独特,既有古典韵味又融入了现代情感。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古典场景,表达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踏莎行·隐括梁元帝采莲赋为小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代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在水边采莲的悠闲时光。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水溅兰桡”、“芦侵罗荐”,生动地表现了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曳的情景,带给读者清新而又宁静的感受。整首词的意境如同一幅水墨画,描绘出了一幅优雅、恬静的江南风光图。
词中融合了多种感官体验,例如视觉的美丽景色、嗅觉的荷花香气、触觉的水滴和湿衣,形成了一种交融的美感。在最后一句“歌声渐入江南岸”中,描绘了人们在采莲归来时欢快的歌声,给人一种温暖和愉悦的感觉。这首词不仅是对江南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享受,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采莲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愉悦,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测试:
诗中“水溅兰桡”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荇湿沾衫”中的“荇”指的是?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踏莎行·隐括梁元帝采莲赋为小词》的艺术魅力与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