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20:3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37:04
白玉楼台,碧云津渡,当年歌舞欢无数。江山一夜变沧桑,蓬莱水浅烟波路。金阙依然,千门如故,鼎湖弓箭归何处。不堪东望望春宫,望春今日春光去。
在那洁白的玉楼台上,碧绿的云霞映照着渡口,往年有多少欢歌笑语。可是江山在一夜之间变得沧桑,蓬莱的水面也变得浅薄,烟波如路。金色的宫阙依旧矗立,千扇门窗仍然如故,鼎湖的弓箭又归向何方呢?不忍再向东望去,我望着春天的宫殿,感叹今天春光已逝。
作者介绍: 溥儒(1896-1963),字子华,号雪堂,满族,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近代,正值中国社会巨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踏莎行 昆明湖瞻望》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词作,通过对昆明湖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沧桑的无奈。开篇“白玉楼台,碧云津渡”,诗人以清丽的意象展示了当年繁华的景象,给人一种美好的回忆。然而,紧接着“江山一夜变沧桑”,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此处对比强烈,营造出一种从美好到苍凉的强烈反差。
“金阙依然,千门如故”,诗人再次强调了那些曾经辉煌的建筑依旧屹立,而人的心境却已然不同。最后“望春今日春光去”,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春天的依恋与对逝去时光的哀叹。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眷恋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渗透出一种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玉楼台”象征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节感叹的是什么?
该诗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