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4:03
云缝铺金,霞边起骛,十年魂梦凭依处。人天一例损孤标,蜕身何苦诸天去。废址栖烟,寒山无语,残红一片伤心树。向来凄黯送黄昏,只今凄黯都无据。
这首诗描绘了云间金光闪烁,霞光中飞起的骏鸟,十年来我的灵魂与梦境寄托在这里。人与天命都是一样的,孤独的标志是多么的可惜,为什么要离开这人间去追寻其他的世界呢?废弃的地方烟雾缭绕,寒冷的山上无言以对,只有一片残红的花瓣,映照着我心中的伤感。往日的凄凉随着黄昏而来,如今的凄凉却没有了根据。
陈曾寿,清代诗人,字季筠,号梅溪,生于清康熙年间,以诗才见长。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
《踏莎行》创作于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之中,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及人生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孤独与追寻,可能与其个人经历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踏莎行》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反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开头的“云缝铺金,霞边起骛”,展现了一个美丽而梦幻的意境,似乎在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内心的孤独与遗憾,“十年魂梦凭依处”反映出他在时光中失去的梦想与寄托。接下来的“人天一例损孤标”则表达了人与命运的无奈,诗人意识到即使在理想的追求中,孤独的感受始终伴随左右。
最后几句“向来凄黯送黄昏,只今凄黯都无据”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黄昏象征着人生的落幕,而“无据”则让孤独感愈发深重。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个人的忧伤,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为丰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孤独的思考,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矛盾。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呈现出内心的伤感与对过往的怀念,体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踏莎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曾寿
C. 杜甫
“十年魂梦凭依处”中的“魂梦”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生活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往昔的怀念
“寒山无语”中的“无语”意味着什么?
A. 寂静与孤独
B. 愉快与欢笑
C. 哭泣与悲伤
答案: 1-B,2-C,3-A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