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其二 秦淮清明》

时间: 2025-05-04 10:58:00

诗句

烟雨清明,烟花上巳。

楼台四百南朝寺。

水边多少丽人行,秦淮帘幕长干市。

蓦地愁来,干卿何事。

梁陈故迹销魂死。

禁烟时节落花朝,东风芳草含情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8:00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其二 秦淮清明
作者: 王士禛

烟雨清明,烟花上巳。
楼台四百南朝寺。
水边多少丽人行,
秦淮帘幕长干市。
蓦地愁来,干卿何事。
梁陈故迹销魂死。
禁烟时节落花朝,
东风芳草含情思。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雨朦胧的清明时节,正是上巳节的烟花盛会。
南朝的寺庙在楼台之间矗立,
水边有多少美丽的女子走过,
秦淮河旁的帘幕映衬着长干市的繁华。
突然感到一阵愁苦,问你何以为愁。
梁、陈的旧迹令人神伤,
在禁烟的时节,落花如朝露般凋零,
东风吹来,芳草中满含情思。


注释:

  • 烟雨:指细雨蒙蒙的天气,营造一种朦胧的意境。
  • 上巳:古代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三日,庆祝春天的到来。
  • 南朝寺:南朝时期建造的寺庙,代表着当时的文化和宗教氛围。
  • 丽人:美丽的女子。
  • 秦淮:指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历史悠久。
  • 梁陈:指梁朝和陈朝的历史遗迹。
  • 禁烟:古代对烟火的禁令,通常是在特定节日或时令。
  • 情思:情感与思念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士禛(1634年-1711年),字冕臣,号石林,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与诗作,风格婉约而清丽。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细腻的感触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的清明上巳节,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反映了清明时节人们踏青游玩的传统习俗。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 其二 秦淮清明》以清明时节的烟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氛围。诗中描绘了南朝寺庙的楼台与秦淮河畔的美丽女子,展现了一个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王士禛通过“水边多少丽人行”一句,生动刻画了当时游玩的女子们,传达了对青春与美丽的赞美。

然而,诗中“蓦地愁来,干卿何事”则转向了愁苦的情感,暗示了即使在美好的春日中,愁绪也会悄然袭来。后面的“梁陈故迹销魂死”则体现了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比美好与愁苦、欢愉与哀伤,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元。最后一句“东风芳草含情思”则用东风与芳草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思念与惆怅,令整首词在美丽之中又透出一丝伤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雨清明,烟花上巳:描绘了清明节细雨朦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
  • 楼台四百南朝寺:南朝的寺庙楼台众多,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 水边多少丽人行:表现出水边游玩的女子,营造出繁华热闹的场景。
  • 秦淮帘幕长干市:秦淮河的帘幕与长干市的繁华,展现了南京的美丽与热闹。
  • 蓦地愁来,干卿何事:表达了突如其来的愁苦,反映了内心的忧伤。
  • 梁陈故迹销魂死: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感慨。
  • 禁烟时节落花朝:在特定的节日中,落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不可逆转的消逝。
  • 东风芳草含情思:东风与芳草的相互映衬,传达出深沉的思念与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花”比作美好事物的消逝,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烟雨清明,烟花上巳”,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东风和芳草的结合,使自然景物具有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日的美景与历史的沉淀,探讨了美丽与哀愁的交织,表现了对青春与历史的感慨,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的情感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雨:象征着朦胧的美与情感的复杂。
  • 丽人:代表着青春与美丽,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
  • 秦淮:象征着文化的积淀与历史的回忆。
  • 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暗示人生的无常。
  • 东风芳草:传达出思念与情感的寄托,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上巳”是指哪个节日?

    • A. 清明节
    • B. 端午节
    • C. 中秋节
    • D. 春节
  2. 诗中提到的“南朝寺”主要指代什么?

    • A. 宗教场所
    • B. 文化遗址
    • C. 自然风光
    • D. 旧市区
  3. “蓦地愁来,干卿何事”中的“愁”主要指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忧伤
    • C. 疲惫
    • D. 期待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士禛的《踏莎行 其二 秦淮清明》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王士禛则融合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出更为广阔的情感视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对清代诗人及其作品的全面介绍。
  • 《古典诗词鉴赏》:分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风格。

相关查询

江上夜泊 闻石甫先生蒙恩赦复官四川奉寄 其二 闻石甫先生蒙恩赦复官四川奉寄 其一 题分湖柳氏草堂 再题蓬莱阁 秋夜和方植之丈 夜坐寄稼轩 早秋游灵岩 和铁厓《西湖竹枝 武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射鸱都将 互不相容 创开头的成语 艸字旁的字 瘠人肥己 寿山福海 骨字旁的字 麇獐 操券而取 跑气 无垢衣 女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劳务费 祸结兵连 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