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8:00
踏莎行 其二 秦淮清明
作者: 王士禛
烟雨清明,烟花上巳。
楼台四百南朝寺。
水边多少丽人行,
秦淮帘幕长干市。
蓦地愁来,干卿何事。
梁陈故迹销魂死。
禁烟时节落花朝,
东风芳草含情思。
在烟雨朦胧的清明时节,正是上巳节的烟花盛会。
南朝的寺庙在楼台之间矗立,
水边有多少美丽的女子走过,
秦淮河旁的帘幕映衬着长干市的繁华。
突然感到一阵愁苦,问你何以为愁。
梁、陈的旧迹令人神伤,
在禁烟的时节,落花如朝露般凋零,
东风吹来,芳草中满含情思。
作者介绍:王士禛(1634年-1711年),字冕臣,号石林,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与诗作,风格婉约而清丽。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细腻的感触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的清明上巳节,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表现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反映了清明时节人们踏青游玩的传统习俗。
这首《踏莎行 其二 秦淮清明》以清明时节的烟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氛围。诗中描绘了南朝寺庙的楼台与秦淮河畔的美丽女子,展现了一个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王士禛通过“水边多少丽人行”一句,生动刻画了当时游玩的女子们,传达了对青春与美丽的赞美。
然而,诗中“蓦地愁来,干卿何事”则转向了愁苦的情感,暗示了即使在美好的春日中,愁绪也会悄然袭来。后面的“梁陈故迹销魂死”则体现了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比美好与愁苦、欢愉与哀伤,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元。最后一句“东风芳草含情思”则用东风与芳草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思念与惆怅,令整首词在美丽之中又透出一丝伤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日的美景与历史的沉淀,探讨了美丽与哀愁的交织,表现了对青春与历史的感慨,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面临的情感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上巳”是指哪个节日?
诗中提到的“南朝寺”主要指代什么?
“蓦地愁来,干卿何事”中的“愁”主要指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