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2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21:54
莽莽万重山,何处堪投宿。此去有人家,坂上眠黄犊。扶杖转山腰,败堵依修竹。采药未归来,青藓生茅屋。
这片连绵起伏的千山万岭,哪里可以找到栖身的地方?往前走,有个村庄,斜坡上有只黄犊在睡觉。我拄着拐杖转过山腰,破旧的围墙靠在修长的竹子旁。采药的人还没有回来,青苔已经覆盖了草屋。
这首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采药”一词往往与隐士、道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生于1731年,卒年不详。他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诗人可能在游历山中时写下此诗,表达了他在大自然中的孤独与对归属感的渴求。
本首《生查子·山行》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山中的孤独与对归宿的渴望。开篇“莽莽万重山”即营造出一种广阔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接着“何处堪投宿”则流露出诗人对归宿的渴望与无奈,显现出一种漂泊的情绪。在描述前行的过程中,诗人通过“此去有人家,坂上眠黄犊”展现出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给人以温暖的希望。
而“扶杖转山腰,败堵依修竹”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的孤独与艰难。最后一句“采药未归来,青藓生茅屋”带有淡淡的忧伤,暗示着人们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归属感的缺失,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全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命运的深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归宿的渴望,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