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3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36:04
临江仙 西山静坐
作者: 尹志平 〔元代〕
静坐西山深有益,等闲人事稀逢。
终朝饭饱恣疏慵。
养成清静体,化出主人公。
三十年来都乱觅,如今认证真容。
狂情灭尽法皆空。
本来无一事,刚恁费千功。
在西山静坐,真的很有益,平常的人事很少相遇。整天吃饱了饭,恣意懒散。养成了清静的身体,化出了真实的自我。
三十年来一直在乱找,如今才认清了真相。狂妄的情绪消失,法理也都空无。原本没有任何事情,这样反倒费了千般功夫。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内容反映了道教和禅宗的思想,强调清静、无为和真实自我的认识,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这首《临江仙 西山静坐》通过描绘西山的静谧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赞美。诗的开头强调“静坐”的益处,不仅是身体的休息,更是心灵的解脱。在喧嚣的世俗中,诗人觉得平常的人事稀少,生活的琐碎让人疲惫,只有在自然的怀抱中才能寻得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清静身体的追求,认为这种状态可以引导人回归真实的自我。三十年的追寻与迷茫,在此刻得以解脱,狂情与执念皆归于空无,诗人感叹原本没有什么事情,自己却为此费尽了千般功夫。这一转折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觉悟,强调了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静坐的体验,探讨了人对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觉悟,强调了清静与真实自我的重要性。诗人对世俗欲望的超越,体现了道教和禅宗的哲学思想。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清静体”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尹志平的《临江仙 西山静坐》与王维的《鹿柴》有相似之处,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但尹志平更强调内心的清静和真实自我,而王维则更侧重自然的美景与人心的相通。两者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