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4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3:27
洞仙歌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重湖叠嶂,听笙歌缭绕。
处处春来闲花草。
竟留他北宋南渡天王,
赏湖山忘却旧时丰镐。
杭州新度曲,桂子荷香,
君臣不顾朝廷小。
且相从堤畔,钓叟莲娃,
行乐事全无昏晓。
任牵动长江万古愁,
险将那西湖,等闲送了。
重重的湖泊,叠嶂的山峰,耳边传来悠扬的笙歌。
到处春天来临,闲适的花草随处可见。
北宋南渡的天王,竟在此留连,
在湖山之中,忘却了旧时的丰镐。
杭州的新曲,桂花和荷花的香气,
君子和臣子都不在乎小小的朝廷之事。
让我们一起在堤边行乐,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姑娘,
欢乐的事情没有昼夜之分。
任由长江的愁绪万古流传,
何必将西湖轻易送走。
作者介绍:陆求可,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洞仙歌》创作于清代,正值南北朝时期的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洞仙歌》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以“重湖叠嶂”描绘出西湖的壮丽景色,随之而来的“听笙歌缭绕”则为这幅画卷增添了音乐的韵律感。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竟留他北宋南渡天王”一句,借古讽今,指出历史的变迁与政治的无常,抒发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倡导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强调享受当下的生活,而非沉溺于历史的悲剧与政治的纷争。诗的末尾提到“任牵动长江万古愁”,在大自然的壮丽面前,历史的愁苦显得微不足道,反映了诗人对人类情感与自然界永恒关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倡导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享受当下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但其情感更加浓烈,显得更加忧伤。陆求可的《洞仙歌》则更显洒脱,强调享乐与对生活的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