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 感南唐故宫,就隐括后主词。》

时间: 2025-04-29 18:19:25

诗句

南郊旧坛在,北渡昔人空。

残阳淡淡无语,零落故王宫。

前日雕兰玉砌,今日遣台老树,尚想霸图雄。

谁谓埋金地,都属卖柴翁。

慨悲歌,怀故国,又东风。

不堪往事多少,回首梦魂同。

莫上小楼上,愁满月明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19:25

原文展示

南郊旧坛在,北渡昔人空。
残阳淡淡无语,零落故王宫。
前日雕兰玉砌,今日遣台老树,
尚想霸图雄。谁谓埋金地,
都属卖柴翁。慨悲歌,怀故国,
又东风。不堪往事多少,
回首梦魂同。莫上小楼上,
愁满月明中。

白话文翻译

南郊的旧坛依然在,北渡河流的昔日英雄已成空。
夕阳残照无声无息,昔日的王宫已经零落。
前几日雕刻精美的玉砌,今天却只剩老树在台上,
我仍然想念那霸图的雄伟。谁说埋藏金银的地方,
都归属于卖柴的老翁呢?感慨悲歌,怀念故国,
又遇到东风。不堪回首往事多少,
梦中的魂魄依旧相同。别再上小楼,
只会在明月下愁苦满怀。

注释

  • 南郊旧坛:指古代祭祀的地方,象征着旧日的繁华与荣耀。
  • 北渡:指北去,可能指代南唐的北迁。
  • 残阳:夕阳,即将落下的太阳,象征着衰落和惆怅。
  • 雕兰玉砌:指昔日的华美宫殿,形象地表现出繁华已逝。
  • 霸图:指霸业、伟大事业。
  • 卖柴翁:比喻贫苦的农民,表现出对权贵的讽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字道明,号孤云,生于元代初期。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时局的感慨,尤其在诗词方面兼具古典韵味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 感南唐故宫》创作于元代,正值南唐灭亡后,白朴借此诗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感伤,反映出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 感南唐故宫》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南唐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对历史无情变迁的感叹。诗的开头以“南郊旧坛在”引入,瞬间把读者带回到昔日繁华的场景,随后“北渡昔人空”则表明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消失,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历史的无情。

“残阳淡淡无语,零落故王宫”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悲凉气氛,象征着故国的衰落与消亡。接下来,诗人回忆起曾经的辉煌“前日雕兰玉砌”,与现在“遣台老树”的凋零形成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沧桑感。

“尚想霸图雄”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向往与追忆,紧接着“谁谓埋金地,都属卖柴翁”则以讽刺的口吻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境遇,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既有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郊旧坛在:强调历史遗迹的存在,象征过去的辉煌。
  • 北渡昔人空:表达了对曾经英雄的缅怀,体现历史的变迁。
  • 残阳淡淡无语:夕阳的寂静暗示着凋零的无声。
  • 零落故王宫:描绘昔日王宫的衰败景象。
  • 前日雕兰玉砌:回忆昔日的华美与繁荣。
  • 今日遣台老树: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时代的更替。
  • 尚想霸图雄:对往昔的怀念与对辉煌的向往。
  • 谁谓埋金地,都属卖柴翁:对社会现实的讽刺,表达对阶级不平等的反思。
  • 慨悲歌,怀故国:感慨与悲伤交织,体现对故国的思念。
  • 又东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环境的改变。
  • 不堪往事多少,回首梦魂同:对往事的无奈与对梦境的回忆。
  • 莫上小楼上,愁满月明中:提醒他人不要再沉浸于悲伤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残阳”比喻时间的流逝和衰退。
  • 对仗:如“前日雕兰玉砌,今日遣台老树”,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如“残阳淡淡无语”,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体现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郊旧坛:象征旧日的荣耀与繁华。
  • 残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哀伤。
  • 故王宫:象征过去的辉煌与衰落。
  • 霸图:象征伟大的事业与抱负。
  • 老树:象征衰老与无奈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郊旧坛”象征什么? A. 古代祭祀的地方
    B. 战争的遗迹
    C. 现代建筑

  2. 诗中“残阳”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A. 希望
    B. 失落与悲伤
    C. 繁荣

  3. 诗人对“卖柴翁”的描绘意在表达什么? A. 社会的不平等
    B. 对农民的敬佩
    C. 生活的乐趣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白朴的《水调歌头 感南唐故宫》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静夜思》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意象的使用上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但主题上则有所不同,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诗人个体的情感经历。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研究》
  • 《白朴与元代文学》
  • 《古诗词鉴赏全书》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水调歌头 感南唐故宫》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 其一 送黄岩黄汝彝赴休宁训导 其二 题蓉湖春色三首 其一 登华至青柯坪纪胜 其一 挽孙豹人先生 漫兴三首 其一 感怀二首 游英德碧落洞 幽兰篇 绿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讹 鳥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包含新的词语有哪些 日诵五车 礼轻义重 寒腿 破鼓乱人捶 禾字旁的字 两脚规 大计小用 东家孔子 包含褥的词语有哪些 缓步代车 亅字旁的字 包含恤的词语有哪些 忏悔 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