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7:08
《水调歌头》
丙戌夏四月八日,夜梦有人以三元
在丙戌年夏天的四月八日,我梦见有人提到“三元”。恍惚间,似乎在玩味这句话,觉得可以用作《水调歌头》的首句,却又对“秘字”的意思感到困惑。后来与相国史公欢聚,像平常一样游玩,他让我为此写乐章,于是提到了这句话,但我仍不清楚“秘字”的含义。公说,秘即对的意思,刚一韵调就醒了,后三天才完成这首词,以此来识别其不同。三元隐藏在秋水之中,天人揭示了其中的消息,梦中领悟了南华的道理。河伯徒然,我归于微末,笑看井中蛙。试问漆园的老人,谁是大方家?黄钟推算六十年,定然没有差错。悠悠的天理和人事,如同风外的万飞沙。且在空山明月下玩弄自荐的寒泉和秋菊,睡醒后漱口朝霞。更想辨析齐物,银海中绚丽的生花。
白朴,元代著名诗人和戏曲作家,字道纯,号樵白,生于元代初期。他以其精湛的词作和戏曲而闻名,尤其擅长抒发情感,融入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
这首诗作于丙戌年夏天,诗人因梦中感悟而作,反映了他对道理与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的悠闲与哲学探讨。
《水调歌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意象的词作,展现了白朴对人生、梦境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梦中与人对话,借助“三元”这个概念,引发对宇宙和生命的思索。通过“秘字”的提及,诗人传达了对语言和意义的探索,强调了人们在追求真理时往往面临的困惑。
诗中对河伯的提及,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通过“试问漆园老,谁是大方家”这一句,诗人引入了对智慧与真实的追问,反映了对哲理的追求。最后的“更欲辨齐物,银海眩生花”则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进一步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明。
整首诗通过梦境的启示,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智慧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水调歌头》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三元”在诗中象征什么?
“河伯徒,归毫末”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