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58
二月五日西郊口占
作者: 周端臣 〔宋代〕
晴日西郊按物华,
东风寒峭帽檐斜。
江梅已辨调羹事,
交割春光与杏花。
在阳光明媚的西郊,春天的气息渐渐显露;
东风虽然寒冷,却让帽檐微微倾斜。
江边的梅花已经开始显露出春天的气息,
春光正与杏花交相辉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端臣,宋代诗人,其诗风华丽而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二月,恰逢春天来临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向往。
《二月五日西郊口占》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作,诗人周端臣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二月春天的初现与自然美的和谐。首句“晴日西郊按物华”以晴朗的天气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西郊自然的美好正如诗人所按下的“物华”一般,令人心生向往。接下来的“东风寒峭帽檐斜”则是通过对比展现了春天的微寒,寒风虽冷,却也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体现出春天的复杂性和微妙的变化。
“江梅已辨调羹事”一语,梅花在春天中绽放,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同时“调羹”一词巧妙地引入了春天的滋味,暗示了春天的丰盈与美好。而最后一句“交割春光与杏花”则把春天的光辉与花朵的盛开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春意盎然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向往,令人感受到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江梅已辨调羹事”中的“调羹”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周端臣的描写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可以看到两者在描绘自然景观时的不同风格,周端臣更注重细腻的春天气息,而王之涣则着重于壮阔的山河景象。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