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7:08
规自赵日久,成令方能之。
捄溺由己溺,信惟君子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
经过长久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规章。
一个人之所以会沉沦,是因为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真正明白这一切的,只有品德高尚的人。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规章制度的思考和对道德的重视。作者从“规自赵日久”的观察入手,强调了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形成合理的制度。这不仅仅是对社会的反思,也是对个人行为的警示。接着,作者指出,沉溺在某种状态中,是个人的选择,而真正能够看清这一点的,只有那些品德高尚的人。这一层次的探讨,体现了诗人在反思社会与个体关系时的深邃思考。
诗中展现了包恢理性的思考与对人性的洞悉,尤其是在对“君子”的定义上,显示出他对道德标准的坚持和对品德的推崇。整首诗有着哲理的深度,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君子与普通人的认知差异,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复杂的道德观念。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规章制度的形成与个体道德的关系,传达了一种对道德自觉的期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君子”指的是谁?
A. 所有人
B. 品德高尚的人
C. 政府官员
“规自赵日久”中的“赵”指的是?
A. 国家
B. 一种制度
C. 个人
诗中强调沉沦是由谁选择的?
A. 上天
B. 自己
C. 他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