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9:47
后庭花 湖上草堂和孙光宪
作者: 郑文焯 〔清代〕
倦桡重问青芜国。
竹西秋色。
山好过江依旧绿。
一笑留得。
旧家池馆在,
俊情谁识。
鬓丝如织。
十里珠帘成梦忆。
此意何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倦怠时对青芜国(即理想境界的隐喻)的追问。竹西的秋色映入眼帘,山河依旧绿意盎然,令人感到心慰。回首往昔,旧日的池馆仍在,然而对往日情怀的理解者又有几人呢?岁月如织,发丝渐白,十里珠帘似梦一般,将往昔的种种回忆化为无尽的思念,情感难以尽述。
作者介绍:郑文焯(约1623-1710),清代诗人,生于明末,经历了社会动荡与变革,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风格细腻,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初,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美好记忆的追思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理想的追求。开头的“倦桡重问青芜国”便引入了主题,表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问,似乎在探讨自己内心的迷茫。接着通过描绘“竹西秋色”,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结合,使得景与情交融,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宁静。
“山好过江依旧绿”一句,展现了自然的恒久与美好,仿佛对比着人事无常,增添了一丝惆怅。随后出现的“旧家池馆在,俊情谁识”则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理解自己情感的人数之寡的感慨。最后的“十里珠帘成梦忆”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珠帘象征着梦想与回忆,深藏着无尽的思念与情感,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体现了郑文焯对生活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和往昔美好时光的追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思索,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倦桡重问青芜国”意指什么?
“十里珠帘成梦忆”中的“珠帘”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