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5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53:12
长亭怨慢
作者: 黄侃
向何许秋光看遍,最爱无人,夕阳庭院。
被酒登楼,倚歌垂泪意何限。
绿芜将夕,空凝眺长洲苑。
慎莫久凭栏,别恨恐寒烟摇散。
日远。算举头能望,却是故山尤远。
还乡梦短,也休想天涯吟伴。
更不奈荏苒年华,任黄叶西风催晚。
但旷野蛩声,如答离人悲惋。
全诗翻译:
秋天的光景我看遍了,最喜欢的却是无人陪伴的夕阳庭院。我喝酒登上楼,倚着歌声流泪,内心的悲伤无以言表。绿草在夕阳下,空荡荡地凝望着长洲的园子。切忌久留栏杆边,别时的怨恨恐怕会随寒烟飘散。太阳远去,虽然抬头能望见,却还是故乡遥远。回乡的梦短暂,也不用指望天涯的吟唱伴随。更无奈时光流逝,任凭黄叶在西风中催促着晚秋的到来。只有旷野的虫鸣,如同回应着离人的悲伤。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44),字仲明,号惬园,晚号饮冰室主人,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诗风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尤其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长亭怨慢》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以“无人”的庭院为背景,勾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借酒浇愁的意象更添了几分惆怅。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将个人的哀伤与秋天的氛围紧密结合,展现出“日远”、“故山尤远”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中“绿芜将夕”的意象,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而“别恨恐寒烟摇散”则是对离别的恐惧与无奈,暗示着人们在时光流逝中对亲情、友情的渴望与追忆。最后的“蛩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离人情感的共鸣,回应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乡、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个体在时光无情流转中的孤独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流逝时光的无奈感叹。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无人”意指什么?
A. 热闹
B. 寂静
C. 朋友
“别恨恐寒烟摇散”中的“别恨”指的是?
A. 离别的痛苦
B. 友情的温暖
C. 欢乐的回忆
诗中提到的“蛩声”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忙碌
答案: 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黄侃的《长亭怨慢》更侧重于对离别与思乡的表达,而李白则在月下饮酒中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孤独的豪情。两首诗均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但其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长亭怨慢》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