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感皇恩》

时间: 2025-05-03 22:57:22

诗句

一叶下梧桐,新凉风露。

喜鹊桥成渺云步。

旧家机杼,巧织紫绡如雾。

新愁还织就,无重数。

天上何年,人间朝莫。

回首星津又空渡。

盈盈别泪,散作半空疏雨。

离魂都付与,秋将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7:22

原文展示:

感皇恩
一叶下梧桐,新凉风露。
喜鹊桥成渺云步。
旧家机杼,巧织紫绡如雾。
新愁还织就,无重数。
天上何年,人间朝莫。
回首星津又空渡。
盈盈别泪,散作半空疏雨。
离魂都付与,秋将去。

白话文翻译:

一片叶子从梧桐树上落下,凉爽的秋风和露水袭来。
喜鹊搭成的桥仿佛在云雾中游走。
旧日的织机依旧在运转,巧妙地编织出如雾般的紫色绡缎。
然而新的忧愁又在不断地编织,数也数不清。
天上何年,人间的早晨却无从知晓。
回首星津,仿佛又是一次空无的渡口。
盈盈的离别泪,散作半空中的细雨。
离魂都托付给秋天,将要远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叶下梧桐:指一片树叶从梧桐树上落下,象征着秋天的来临。
  • 喜鹊桥:传说中喜鹊搭起的桥,指牛郎织女相会的桥,具有浪漫的意象。
  • 机杼:织布的工具,代表着旧日生活。
  • 紫绡如雾:形容织出的绡缎轻柔如雾,寓意美好而又虚无。
  • 无重数:形容新愁无法计数,表明愁苦的深入。
  • 空渡:指渡口空无一人,暗示离别的孤寂。

典故解析:

  • 牛郎织女:源于中国古代神话,牛郎与织女因爱分离,每年七夕才能相见。诗中提到的喜鹊桥象征着爱情的期盼与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党怀英,金朝诗人,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抒情风格。

创作背景: 《感皇恩》创作于金朝,诗人可能受到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影响,表达对时光流逝、离愁别绪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感皇恩》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无奈。开头的“一叶下梧桐”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来凉意和思绪的变迁。喜鹊桥的意象,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然而这种联系却又显得遥不可及,让人倍感惆怅。

诗中提到的“旧家机杼”,是一种对往昔生活的追忆,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新愁还织就,无重数”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显示出情感的复杂和难以释怀。

整首诗通过回首“星津”的空渡,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盈盈别泪化作细雨的意象,更是将离别的苦楚寓意化,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无奈。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对生命、爱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秋风萧瑟中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叶下梧桐,新凉风露。
    描述秋天的来临,树叶的落下预示着季节的变化。

  2. 喜鹊桥成渺云步。
    喜鹊搭成的桥,似乎在云中行走,象征着梦想与期盼。

  3. 旧家机杼,巧织紫绡如雾。
    旧日的织布机依然在运作,编织出轻柔的绡缎,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4. 新愁还织就,无重数。
    新的忧愁不断编织,无法统计,展现内心的无尽惆怅。

  5. 天上何年,人间朝莫。
    对于时间的思考,天上何年难以辨识,人间的日子却又匆匆而过。

  6. 回首星津又空渡。
    回望过去的渡口,感受到孤独与空虚。

  7. 盈盈别泪,散作半空疏雨。
    离别的泪水化作细雨,表现出伤感与惆怅。

  8. 离魂都付与,秋将去。
    离去的灵魂归于秋天,象征着对时光的无奈与放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紫绡如雾”,将绡缎比作雾,形象生动。
  • 拟人:如“喜鹊桥成渺云步”,赋予无生命的桥以行动,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离别的深切思考。诗中充满了对旧日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新愁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梧桐: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喜鹊桥:代表着爱情与团聚的希望。
  • 机杼:象征着过去的生活与记忆。
  • 紫绡:象征着美好而虚幻的事物。
  • 疏雨:代表离别的伤感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叶下梧桐”中的“梧桐”指的是哪种树?

    • A. 柳树
    • B. 榕树
    • C. 梧桐
    • D. 橡树
  2. 诗中提到的“喜鹊桥”是指哪个神话故事?

    • A. 白蛇传
    • B. 牛郎织女
    • C. 孟姜女
    • D. 西游记
  3. “盈盈别泪”中的“盈盈”是指什么?

    • A. 轻微的
    • B. 丰盈的
    • C. 深沉的
    • D. 喜悦的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党怀英的《感皇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离别和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党怀英则在意象上更为丰富,结合了季节变化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金代诗词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爱情诗选》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九月二十二日与室人偕游乌来 浣溪沙十一首 其二 浣溪沙 浣溪沙(清和风) 浣溪沙十一首·杭沪道中所闻 其九 浣溪沙 贺狄巽公长郎九乾新婚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春城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朴讷诚笃 跨州连郡 反文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每每 无迹可寻 图国忘死 米字旁的字 足食丰衣 劫石 放笔 黍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真信 辇下 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