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0:44
原文展示:
急管度青枝,醉眠芳草。云断巫阳梦能到。乍醒余困,晴影暗移纱帽。旧时闲意思,都忘了。今岁春迟,去年春早。点点繁红又多少。惜春归去,酒病翻成花恼。数声鸣鸟唤,人惊老。
白话文翻译:
在青翠的枝头上急促的笛声回荡,醉卧在芳香的草地上。梦中云雾缭绕,巫阳的梦境能否抵达?刚刚醒来仍有困倦,阳光的影子在轻纱帽下暗暗移动。往日的悠闲情趣,已经全然忘却。今年春天来得迟,而去年春天却早。那点点繁红又能有多少呢?可惜春天已然离去,酒醉之后却又变成了花恼。几声鸣鸟唤醒,令人感到岁月已老。
注释:
- 急管:急促的乐器声。
- 青枝:指青翠的树枝。
- 醉眠:沉醉于梦中。
- 云断:梦境中的云雾消散。
- 巫阳:古代传说中的神灵。
- 晴影:阳光的影子。
- 纱帽:轻薄的帽子。
- 闲意思:悠闲的情趣。
- 酒病:酒醉的状态。
- 花恼:因春去而感到心烦意乱。
- 鸣鸟:鸟儿的鸣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淲,字景升,号听雨,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以春天作为创作的主题。
创作背景:
《感皇恩》写作于春天,诗人通过对春天迟来的感慨,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诗中反映了作者在春天来临时的复杂心情和个人的感悟。
诗歌鉴赏:
《感皇恩》是一首典型的春日抒怀之作,诗人在春天的背景下,借助音乐、梦境和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以“急管度青枝”引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紧接着“醉眠芳草”则透露出一种懒散的状态,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逃避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随着诗歌的展开,诗人对逝去春天的怀念愈发浓烈,“今岁春迟,去年春早”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变化和时间的无情。尤其是“惜春归去,酒病翻成花恼”,将酒醉与春天的离去紧密相连,显现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最后“数声鸣鸟唤,人惊老”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鸣鸟的叫声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短暂,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急管度青枝:急促的笛声在青翠的枝头上回荡,表现春天的生机。
- 醉眠芳草:在芳香的草地上沉醉入梦,体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 云断巫阳梦能到:梦中云雾消散,巫阳的梦境是否能到达,表达对幻想的追寻。
- 乍醒余困:刚醒来仍感到困倦,暗示着对现实的逃避。
- 晴影暗移纱帽:阳光的影子在轻纱帽下暗暗移动,渲染了春日的氛围。
- 旧时闲意思,都忘了:往日的悠闲情趣已经全然忘却,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
- 今岁春迟,去年春早:今年春天来得迟,而去年春天却早,表现出春天的变化。
- 点点繁红又多少:繁花似锦却又有多少呢,表达对春天的感慨。
- 惜春归去,酒病翻成花恼:可惜春天已然离去,酒醉后却又变得烦恼。
- 数声鸣鸟唤,人惊老:几声鸣鸟唤醒,令人感到岁月已老,强化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酒病”比喻沉醉后的烦恼,形象生动。
- 拟人:将春天和鸟儿赋予人的感觉,使情感更加细腻。
- 对仗:在“今岁春迟,去年春早”中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枝: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芳草: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酒:象征欢愉与逃避。
- 鸣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急管度青枝”中的“急管”指的是什么?
- A. 慢节奏的乐声
- B. 急促的乐器声
- C. 没有乐声
- D. 只有鸟鸣声
-
诗人对往昔的态度是?
- A. 怀念与珍惜
- B. 忘记与无奈
- C. 无所谓
- D. 只想享乐
-
“今岁春迟,去年春早”所表达的意思是?
- A. 春天来得很快
- B. 时间变化无常
- C. 春天没有变化
- D. 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述了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
- 《春夜喜雨》(杜甫):以春雨为切入点,表达对春天的珍视与感激,情感更加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韩淲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