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58
倒垂柳(重九)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晓来烟露重,为重阳增胜致。
记一年好处,无似此天气。
东篱白衣至,南陌芳筵启。
风流曾未远,登临都在眼底。
人生如寄。谩把茱萸看子细。
击节听高歌,痛饮莫辞醉。
乌帽任教,颠倒风里坠。
黄花明日,纵好无情味。
清晨的烟雾和露水加重了重阳节的美好氛围,
回想过去的好时光,今天的天气无与伦比。
东篱的白衣人来了,南陌的宴席也打开了。
往日的风流依旧,登高望远尽在眼前。
人生如同寄居,随意把茱萸看得细致。
拍手听高歌,尽情畅饮不必推辞。
乌帽随风摇曳,仿佛在风中跌落。
明天的黄花,即便再美也无情。
杨无咎,字景初,号逸云,生于宋代,时人称其诗词清丽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反映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倒垂柳》创作于重阳节时,诗人通过描写节日的氛围和登高赏菊的习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倒垂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重阳节的独特魅力,诗人在清晨的烟露中感受到节日的美好,唤起对往昔的怀念。全诗结构紧凑,意象清晰,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东篱白衣”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接着,通过“人生如寄”的感慨,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令人思索。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诗人邀请人们共赏高歌,尽情畅饮,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黄花明日,纵好无情味”则回归到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虽然菊花再美,却难掩岁月的无情,让人感到一丝惆怅。整首诗在欢愉与感伤之间游走,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
整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洒脱与无奈交织的情感。
选择题:诗中提及的“茱萸”在重阳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东篱白衣”是指____。
判断题:诗中“人生如寄”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