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解连环》

时间: 2025-07-27 08:23:11

诗句

后堂春晚。

背红灯影里,酒寒人散。

自卷幔、别泪栏干,正斜月辉辉,断云天远。

半晌偎侬,怎便是、三更三点。

叹从今只有,妆台镜子,照人心眼。

回头岁华荏苒,记无多笑语,总添哀怨。

谩付与、约指双环,问何日题诗,定情相见。

绣幄香泥,好护惜、明年宿燕。

待萧郎、白马归来,絮飞满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23:11

原文展示:

解连环
作者: 谭献 〔清代〕

后堂春晚。背红灯影里,酒寒人散。自卷幔别泪栏干,正斜月辉辉,断云天远。半晌偎侬,怎便是三更三点。叹从今只有,妆台镜子,照人心眼。回头岁华荏苒,记无多笑语,总添哀怨。谩付与约指双环,问何日题诗,定情相见。绣幄香泥,好护惜明年宿燕。待萧郎白马归来,絮飞满院。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傍晚,后堂里,红灯的影子背后,酒冷人散。我独自卷起帘子,泪水在栏杆上流淌,正值斜月辉映,远处云朵稀疏。半晌依偎在你身旁,怎么会是三更三点呢?叹息从今往后只剩下,妆台上的镜子,映照着我孤单的心眼。回首岁月如梭,记忆中已没有多少欢声笑语,只有愁苦与怨恨。无奈把这情感寄托在约定的双环上,问何时能够题诗重聚。绣制的帐幔散发着香泥的气息,愿好好守护明年的燕子归来。期待那骑白马的郎君归来,满院的絮飞舞。


注释:

  • 春晚:春天的傍晚,象征着温暖与柔和。
  • 红灯影:红灯笼的影子,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 酒寒人散:酒冷了,人也散去了,暗示着聚会的结束和孤独感。
  • 妆台镜子:妆台上的镜子,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自省。
  • 岁华荏苒:岁月如梭,时间过得很快。
  • 双环:约定的象征,代表着爱情的承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献,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文笔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为主,常描绘爱情、离别等主题。

创作背景:

《解连环》创作于春天的晚宴之后,诗人通过描写酒后情景,表达对爱人离去的惆怅与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诗歌鉴赏:

《解连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晚独酌的画面。诗的开头以“后堂春晚”引入,设定了一个温馨而又略显悲凉的场景。红灯影下,酒冷人散,暗示着聚会的结束和情感的孤寂。诗人自卷帘子,泪水暗含在栏杆上,表现出对离去之人的思念与伤感。这种细腻的情感通过“正斜月辉辉,断云天远”进一步强化,月光的斜照和远处的云彩,象征着时光与距离的遥远。

接下来,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叹从今只有,妆台镜子,照人心眼。”镜子映照出的是孤独的心境,岁月荏苒,往昔的欢声笑语已成追忆,愁苦和怨恨悄然填满心间。诗歌的情感由此转为对未来的期盼,寄情于“约指双环”,期待再次相见的美好时刻。最后一句“待萧郎白马归来,絮飞满院”,不仅传递了对爱人的期盼,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活的希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后堂春晚:描绘春天的傍晚,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2. 背红灯影里,酒寒人散:红灯的影子背后,酒已经冷却,人们也已离去,表现孤独。
  3. 自卷幔别泪栏干:自己卷起帘子,泪水流下,情感的透露。
  4. 正斜月辉辉,断云天远:月光斜照,云层稀疏,增强了孤独的感觉。
  5. 半晌偎侬,怎便是三更三点:依偎的时间短暂,让人感慨。
  6. 叹从今只有,妆台镜子,照人心眼:只有镜子映出内心的孤独,感叹岁月的无情。
  7. 回头岁华荏苒,记无多笑语,总添哀怨:回首往昔,欢声笑语已少,愁苦增多。
  8. 谩付与约指双环:无奈把情感寄托在双环的约定上。
  9. 问何日题诗,定情相见:期待再次相见的时刻。
  10. 绣幄香泥,好护惜明年宿燕:愿好好守护明年的重聚。
  11. 待萧郎白马归来,絮飞满院:期待爱人归来,象征希望与重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镜子比作内心的映照,反映孤独。
  • 对仗:如“妆台镜子”和“照人心眼”,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岁华拟人化,增加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的主题,通过春天的细腻描写,展现对爱情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寄托了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红灯影:象征温暖与恋爱的氛围。
  2. 酒寒:暗示孤独与失落。
  3. 妆台镜子:象征内心孤寂与自省。
  4. 双环:爱情的约定,承诺的象征。
  5. 白马:象征爱情的归来与美好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酒寒人散”表示什么?

    • A. 聚会热闹
    • B. 孤独与失落
    • C. 欢乐的时光
  2. “妆台镜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内心的孤独
    • C. 友情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绝望
    • B. 对重聚的期待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解连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希冀,但李清照更侧重于细腻的内心情感,而谭献则通过春天的意象增添了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其三 为人赋荷花 卜算子(赴春陵和向伯元送行词) 卜算子·去时不由人 卜算子二阕 其一 卜算子 其五 过灵塔庵 卜算子·半破玉梅春 卜算子 壬寅端午有怀向荣将军 卜算子 卜算子•夏至日 卜算子·废圃寻梅,集白石道人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淄青 党旗 顿学累功 初度 称薪量水 行字旁的字 舌底澜翻 携手并肩 建之底的字 两可之言 白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旅翮 穴宝盖的字 胴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