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感》

时间: 2025-05-07 08:30:51

诗句

羲皇一画开百圣,学者即今谁造微?

文词害道第一事,子能去之其庶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0:51

原文展示:

羲皇一画开百圣,
学者即今谁造微?
文词害道第一事,
子能去之其庶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羲皇(传说中的黄帝)用一幅画开创了百位圣人,今天的学者又有谁能创作出如此的微妙之作呢?文辞华丽却有损道理,这才是最严重的问题。如果你能摆脱这种文辞的束缚,那就有希望了。

注释:

  • 羲皇:古代黄帝的称号,传说中他是中华文明的始祖,象征智慧与文化的开创。
  • 画开百圣:指的是通过艺术或文化的表现,开启了众多圣贤的智慧。
  • :指的是微妙、深奥的道理。
  • 文词害道:文辞华丽却妨碍了真实的道理,表达了对空谈和华丽语言的批评。
  • :指的是你。
  • 庶几:表示有可能、希望。

典故解析:

“羲皇”是指黄帝,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常被视作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形象在古代文献中常与智慧和治国理政相联系。因此,诗句以羲皇为引,强调古代文化的深度和学者的责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词人、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尤其是对南宋的忠诚与对北方金朝的失地的痛心,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陆游的诗风刚健豪放,且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文人们对当时的学术风气和文化现象感到忧虑。陆游在诗中呼吁学者们应当追求真实的理念,而非流于形式的华丽。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明了,四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深刻的思考。诗的开头引用了羲皇的典故,意在强调古代文化的辉煌与深邃,随后提出当代学者的困境,显示出一种对比的悲哀。陆游在此表达了对当下文人重文辞轻道理的批评,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个人的修养,也损害了社会的道德与理想。整首诗虽然言辞简练,却充满了对文化的思考和对学术的期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羲皇一画开百圣:通过“羲皇”的画作开创了百位圣人,表达了文化的起源和传承。
    2. 学者即今谁造微:质问当代学者,谁能创造出如此微妙的文化作品。
    3. 文词害道第一事:指出华丽的文辞往往妨碍了真实的道理,是最重要的问题。
    4. 子能去之其庶几:若你能摆脱这种文辞的束缚,那么也许就有希望了。
  •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古今的对比,强调当代文化的缺失。同时,运用了反问句式,引导读者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当代学术风气的批判,呼吁学者应当追求真实的道理,而非华丽的表面。

意象分析:

  • 羲皇:象征智慧与文化的开创。
  • 百圣:代表了古代圣贤的智慧与道德。
  • 文词:象征着华丽的表面,常常掩盖了真实的道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羲皇一画开百圣”中“羲皇”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孔子
    • B) 黄帝
    • C) 老子
  2. “文词害道”是强调什么问题?

    • A) 文辞的重要性
    • B) 文辞华丽的表面影响真实道理
    • C) 诗人的创造力
  3. “子能去之其庶几”中的“子”指的是谁?

    • A) 诗人
    • B) 古人
    • C) 你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by 陆游
  • 《登高》by 杜甫

诗词对比: 陆游的《杂感》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与对文人的思考,然而陆游更侧重于文化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忧愁。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深刻的历史责任感。

相关查询

诗 其一 赠山涛诗 赠山涛诗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满庭芳 绝命词 长门曲 题张先生良常草堂五言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避影敛迹 穷态极妍 缇齐 恬不知愧 采字头的字 包含偾的词语有哪些 如履春冰 走之旁的字 孤云野鹤 施朱傅粉 析氢腐蚀 陈结 兀字旁的字 优属 鬼字旁的字 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虎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