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 新春敬用遁庵韵》

时间: 2025-05-01 18:58:13

诗句

料峭东风,吹醉面、向人如旧。

凝伫立、野禽声里,无言搔首。

庭下梅花开尽也,春痕巳到江边柳。

待人閒、事了觅清欢,身先朽。

菟裘计,何时有。

林下约,床头酒。

怕流年不觉,鬓边还透。

往事不堪重记省,旧愁未断新愁又。

把春光、分付少年场,从今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8:13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新春敬用遁庵韵
(段成己 〔金朝〕)
料峭东风,吹醉面向人如旧。
凝伫立野禽声里,无言搔首。
庭下梅花开尽也,春痕巳到江边柳。
待人閒事了觅清欢,身先朽。
菟裘计,何时有。
林下约,床头酒。
怕流年不觉,鬓边还透。
往事不堪重记省,旧愁未断新愁又。
把春光分付少年场,从今后。

白话文翻译:

在这微寒的东风中,仿佛又回到了旧时的情景。
我静静伫立在鸟鸣声中,无言地搔首思索。
庭下的梅花已经凋谢,春天的痕迹已在江边的柳树上显现。
等到人闲事了,想要寻求些许欢乐,自己却已先衰老。
菟裘的计划,何时才能实现。
在林间的约定,在床头的酒杯。
担心流年匆匆而逝,鬓边已开始显露白发。
往事不堪重提,旧愁未了又添新愁。
把春光寄托在年轻的时光里,从今往后。

注释:

  • 料峭:形容微寒。
  • 搔首:用手搔头,表示思索或困惑。
  • 春痕:春天的痕迹。
  • 菟裘:指一种华丽的衣服,常用于形容年轻人的壮志。
  • 鬓边:指两侧的头发。

典故解析:

“菟裘计”出自《史记》,象征年轻人志向的追求;而“流年”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段成己是金朝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情感细腻,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感慨与对往事的回忆,夹杂着对人生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段成己的《满江红 新春敬用遁庵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料峭东风”引入,营造出一种初春的清冷氛围,紧接着回忆过去的情景,表现出对旧日时光的留恋和思考。梅花的凋谢和柳树的新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更替,诗人对人生的感慨愈加明显。

诗中提到“待人閒事了觅清欢”,诗人渴望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欢乐,但又感受到自身的衰老与无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后半部分的“往事不堪重记省,旧愁未断新愁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痛苦经历的无奈与对未来忧虑的焦虑,情感愈发沉重。

整首诗在春天的意象中交织着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清欢的向往与对流年匆匆的感叹,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料峭东风,吹醉面向人如旧”:描绘了春风的微寒,似乎让人感受到熟悉的旧时光。
    2. “凝伫立野禽声里,无言搔首”:体现了诗人的沉思与对生活的无奈。
    3. “庭下梅花开尽也,春痕巳到江边柳”:梅花凋零,春天的痕迹在江边柳树上显现。
    4. “待人閒事了觅清欢,身先朽”:在生活忙碌中寻找欢乐,但自己却已渐渐老去。
    5. “菟裘计,何时有”: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6. “林下约,床头酒”: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向往。
    7. “怕流年不觉,鬓边还透”:感慨时间流逝,鬓边白发渐显。
    8. “往事不堪重记省,旧愁未断新愁又”:对过去的痛苦与新愁的叠加。
    9. “把春光分付少年场,从今后”:希望将春天的美好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风与人情感相连,增强诗歌的情感共鸣。
    • 对仗:如“待人閒事了觅清欢,身先朽”,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隐喻:梅花与柳树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反映人生的无常。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流逝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清欢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不屈,也是一种美好时光的回忆。
  • 柳树: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东风:象征着春的到来,带来新的生机与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料峭东风”中“料峭”指的是:

    • A. 温暖
    • B. 微寒
    • C. 悲伤
    • D. 迷惘
  2. 作者在诗中表现了对什么的怀念?

    • A. 过去的欢乐
    • B. 未来的希望
    • C. 春天的气息
    • D. 旧时光
  3. 诗中提到的“菟裘”象征什么?

    • A. 青春的梦想
    • B. 年老的无奈
    • C. 自然的美丽
    • D. 友情的深厚

答案

  1. B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与段成己在对春天的描绘中各有特色,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段成己则更细腻与沉思。两者虽同样表现了对春天的情感,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李白是积极向上的,而段成己则更显忧伤与感慨。

参考资料:

  • 《金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王适春雨 次韵子瞻自普照入山独游二庵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二览辉亭 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南园 九日独酌三首 其三 次韵范景仁侍郎移竹 予初到筠即於酒务庭中种竹四丛杉二本及今三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阴食 马字旁的字 包含式的成语 革奸铲暴 邑字旁的字 饱经沧桑 煞风景 赏高罚下 珠翠之珍 頁字旁的字 疾风劲草 龝字旁的字 拔本塞原 巡礼 晱艳 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刻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