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太守赵山父命刘秀才写予老丑索赞》

时间: 2025-07-27 11:40:44

诗句

香山有个狂客,恣游三十六峰。

不是河南贤尹,谁赠明月清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40:44

原文展示:

香山有个狂客,
恣游三十六峰。
不是河南贤尹,
谁赠明月清风。

白话文翻译:

香山上有位狂放的客人,
他纵情游玩三十六座山峰。
不是河南的贤良之士,
又有谁会赠予他明月和清风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狂客:指放荡不羁、性情豪放的人。
  • 恣游:肆意游玩,尽情享受。
  • 三十六峰:指香山的众多山峰,象征游览的乐趣。
  • 贤尹:贤能的官员,这里指贤德之士。
  • 明月清风: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自由的精神。

典故解析:

  • 香山:位于北京,因其风景优美而著名,常成为文人墨客的游览之地。
  • 河南贤尹:指古代河南地区的贤良政治人物,可能隐喻某位名人或理想化的官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作者在游历香山时,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与个人的放荡不羁,因而写下此诗,表达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贤良之士的反思。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太守赵山父命刘秀才写予老丑索赞》是一首富有个性与情感的诗作。诗中的“狂客”形象代表着一种不拘一格、追求自由的精神,正如香山的自然风光一般,给人以无拘无束的感觉。诗人通过“恣游三十六峰”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诗的后半部分“不是河南贤尹,谁赠明月清风”,则通过反思贤良之士的缺席,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使得全诗情感更加深刻,既有对自由生活的赞美,又隐含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深厚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香山有个狂客:开篇直接引入“狂客”,设定了诗的主题,描绘出一种洒脱的个性。
  2. 恣游三十六峰:强调其放荡不羁的游玩态度,展现出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
  3. 不是河南贤尹:提出一个反思,暗示世间的贤良之士并未给予他应得的关注。
  4. 谁赠明月清风:结尾以疑问句收尾,激发读者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清风”作为美好生活的象征。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展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加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贤良之士的批判,反映出一种高洁的志向与内心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狂客:象征自由与不羁。
  • 三十六峰:代表自然的丰富与多样。
  • 明月清风:象征纯净、高洁的生活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狂客”是指什么样的人? A. 淳朴的农民
    B. 放荡不羁的旅行者
    C. 贤良的官员
    D. 忧国忧民的诗人

  2. “三十六峰”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山的数量
    B. 象征自由与探险
    C. 表示诗人的追求
    D. 以上皆是

  3. 诗中提到的“河南贤尹”是指? A. 一位具体的历史人物
    B. 诗人崇拜的理想人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自己

答案:

  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写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热爱自然,但风格迥异,杨万里更显洒脱,而陶渊明则更显恬淡。

参考资料:

  1. 《杨万里诗文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 拂云堆 塞下曲 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 过马嵬 暖川(一作征人歌) 柳杨送客(一作扬州万里送客) 送客还幽州 邠宁春日 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猜西揣 礼门 饱眼福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玉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旋式 绞丝旁的字 欲待 断香零玉 示字旁的字 一叶两豆 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惊惶 包含镫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扯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