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微雨后偶成 其一》

时间: 2025-05-04 05:55:03

诗句

孤愤凭谁诉,长歌聊自怡。

整衣怜瘦减,扶杖觉衰迟。

小饮非愁敌,轻寒与睡宜。

今朝春雨好,稚子莫啼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5:03

原文展示:

孤愤凭谁诉,长歌聊自怡。整衣怜瘦减,扶杖觉衰迟。小饮非愁敌,轻寒与睡宜。今朝春雨好,稚子莫啼饥。

白话文翻译:

我心中的孤愤能向谁倾诉,只能通过长歌来暂时自我安慰。整理衣裳时感叹自己的消瘦,拄着拐杖感到衰老的迟缓。小酌几杯并不能真正驱散忧愁,轻微的寒冷却适合入睡。今天早晨的春雨真是美好,孩子们不要再因为饥饿而哭泣了。

注释:

  • 孤愤:指内心的孤独和愤懑。
  • 长歌:指长时间吟唱诗歌。
  • 聊自怡:暂时自我安慰。
  • 瘦减:消瘦。
  • 衰迟:衰老的迟缓。
  • 小饮:少量饮酒。
  • 轻寒:轻微的寒冷。
  • 稚子:小孩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段克己,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面对生活的困苦和身体的衰老,抒发内心的孤愤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作者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不易,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晚年的孤独和无奈。首句“孤愤凭谁诉”直接点出了作者内心的孤愤,而“长歌聊自怡”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中间两句通过对衣着和行动的描写,反映了作者身体的衰弱。后两句则转向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孩子们的关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愤凭谁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愤懑,无人可以倾诉。
  • “长歌聊自怡”:通过长时间吟唱诗歌来暂时自我安慰。
  • “整衣怜瘦减”:整理衣裳时感叹自己的消瘦。
  • “扶杖觉衰迟”:拄着拐杖感到衰老的迟缓。
  • “小饮非愁敌”:少量饮酒并不能真正驱散忧愁。
  • “轻寒与睡宜”:轻微的寒冷却适合入睡。
  • “今朝春雨好”:今天早晨的春雨真是美好。
  • “稚子莫啼饥”:孩子们不要再因为饥饿而哭泣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孤愤”与“长歌”,“整衣”与“扶杖”。
  • 拟人:如“轻寒与睡宜”,将轻寒拟人化,形容其适合入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晚年的孤独、无奈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己身体衰弱的描写和对孩子们的关怀,展现了作者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愤:内心的孤独和愤懑。
  • 长歌:长时间吟唱诗歌。
  • 瘦减:消瘦。
  • 衰迟:衰老的迟缓。
  • 轻寒:轻微的寒冷。
  • 春雨:春天的雨水,象征生机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愤”指的是什么? A. 孤独和愤懑 B. 孤独和快乐 C. 孤独和悲伤 D. 孤独和愤怒

  2. 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来暂时自我安慰? A. 长歌 B. 小饮 C. 整衣 D. 扶杖

  3. 诗中的“轻寒与睡宜”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轻微的寒冷适合入睡 B. 轻微的寒冷不适合入睡 C. 轻微的寒冷适合饮酒 D. 轻微的寒冷适合吟诗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段克己的《微雨后偶成》: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杜甫的诗更多关注国家和人民,而段克己的诗更多关注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金诗》:收录了段克己的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归云庵端老 玉楼春 浪淘沙令 其四 富阳道中 和贾耘老 春词 雨中采石菖蒲 夜行船 其二 馀英溪泛舟 阇黎从上人予往年香火院学徒也去之天竺益求 对雪二首 东堂独坐怀琳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歺字旁的字 不废江河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牛字旁的字 蛍鳝 枣穰金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片字旁的字 包含猛的词语有哪些 寒琼 计较 尸字头的字 虎毒不食儿 聿字旁的字 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内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