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9:08
《侍香金童》
作者:王时翔〔清代〕
湖石苔青,携手墙阴滑。
记细检垂丝簪腻发。
别了匆匆春欲歇。
花信蔷薇,单衣三月。
料南园一架红酣应乱发。
负绣阁佳期须罚。
风月恹恹支病骨,
倚醉孤眠,梦寻罗袜。
青苔覆盖的湖石,在墙阴下滑手而行。
记得当时细致地检视那垂丝的发簪。
匆忙告别,春天的脚步即将停歇。
花信传来,蔷薇盛开,三月里单衣轻裹。
想必南园那架红色的美酒,已经让人醉得发乱。
在绣阁的约定中,似乎要受到惩罚。
风月无情,令人感到身体虚弱,
倚着醉意孤眠,梦中又寻觅那罗袜的身影。
王时翔,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而著称。生于江南,深受江南文化的熏陶,诗风柔美,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
《侍香金童》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爱情的渴望。诗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因人生苦短而生的感慨。
《侍香金童》是王时翔的一首细腻而感伤的诗,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流逝。开篇描绘了湖石与青苔,给人一种清新的自然气息,接着通过携手的细节,勾勒出亲密的恋人关系。随后,诗人以“记细检垂丝簪腻发”来回忆温馨的时刻,体现出对那段感情的珍视。诗中提到“别了匆匆春欲歇”,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短暂,春天的离去仿佛带走了美好的回忆。
而“花信蔷薇,单衣三月”则描绘了春花的盛开与衣衫轻薄的春日氛围,增强了诗的意象美。接下来的“料南园一架红酣应乱发”,则通过饮酒的描写,传达一种醉意与恍惚,似乎在寻求短暂的逃避。
最后两句“风月恹恹支病骨,倚醉孤眠,梦寻罗袜”,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爱情深切的思念与孤独。在风月的映衬下,诗人感受到身体的无力和心灵的孤寂,仿佛在梦中仍然在追寻那段美好的曾经。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王时翔深厚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流逝、对爱情的怀念和人生的孤独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惋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渲染,展现了人生短暂与爱情脆弱之间的对比。
诗中提到的“垂丝簪”是什么?
A. 一种发饰
B. 一种花
C. 一种饮品
D. 一种乐器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喜悦
B. 惋惜
C. 无所谓
D. 愤怒
“倚醉孤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忧伤与愤怒
D. 兴奋
王时翔与李白在描写春天时,都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王时翔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个人体验,而李白则常常以豪放的笔触抒发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