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探春令 无锡梅园观梅》

时间: 2025-05-02 14:51:10

诗句

披蓑冲雪,探芳湖畔,冷香满袖。

看疏枝绿蕊,冰姿绰约,飞舞风前瘦。

何人潇洒传杯酒。

醉松霜鹤守。

问寒梅知否。

嶙峋傲骨,未让梅花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1:10

原文展示:

披蓑冲雪,探芳湖畔,冷香满袖。
看疏枝绿蕊,冰姿绰约,飞舞风前瘦。
何人潇洒传杯酒。醉松霜鹤守。
问寒梅知否。嶙峋傲骨,未让梅花秀。

白话文翻译:

在披着蓑衣冲雪而行时,我来到芳香的湖畔,冷淡的香气弥漫在我的袖子里。
看那稀疏的枝条和绿蕊,冰冷的姿态婀娜多姿,随风轻盈舞动。
是谁洒脱地传杯畅饮?醉意在松间,霜鹤相伴。
我问寒梅你可知道?那嶙峋的傲骨,并不让梅花显得娇秀。

注释:

  • 披蓑:披着蓑衣,古代用以防雨的衣物。
  • 冲雪:在雪中前行。
  • 探芳:寻求花香。
  • 冷香:指梅花清冷的香气。
  • 疏枝绿蕊:稀疏的梅树枝条和嫩绿的花蕊。
  • 冰姿:像冰一样的姿态,形容梅花的清冷。
  • 潇洒:形容人洒脱自如。
  • 嶙峋傲骨:形容梅花的骨骼挺拔而傲然不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逸云,近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无锡梅园,正值寒冬时节,梅花绽放,作者借梅花的傲骨,表达自己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并寄托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探春令 无锡梅园观梅》是陈逸云以梅花为题材的抒情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冬中寻梅的情景。诗中通过“披蓑冲雪”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体现了诗人不怕寒冷、勇于探寻美好事物的精神。接着,诗人描绘了梅花的优雅与傲骨,既有自然之美,也折射出人性的坚韧。通过“何人潇洒传杯酒”一句,诗人引入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以“嶙峋傲骨,未让梅花秀”总结了对梅花的赞美,也象征着一种坚定、自信的生活哲学。整首诗字句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披蓑冲雪:描绘诗人在冰雪中前行,渗透出一种孤独感。
  2. 探芳湖畔:意指在寒冷的环境中仍然追寻春的气息,展现了不屈的探索精神。
  3. 冷香满袖:梅花的香气清冷而淡雅,暗示梅花的高洁。
  4. 看疏枝绿蕊:细腻地描绘梅花的外形与生命力,表现出春天的希望。
  5. 冰姿绰约:梅花的姿态宛如冰雪般清丽,体现其独特的美感。
  6. 何人潇洒传杯酒:引入人际交往的场景,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7. 问寒梅知否:直接向梅花提问,赋予梅花以灵性。
  8. 嶙峋傲骨:强调梅花在严寒中依然挺拔的形象,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傲骨,形象地表达其独特的品质。
  • 拟人:通过“问寒梅知否”赋予梅花以生命与情感。
  • 对仗:如“醉松霜鹤守”,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寒冷中不屈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2. :象征寒冷与孤独,亦代表清净。
  3. 湖畔: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披蓑冲雪”的意思是:

    • A. 在雪中打伞
    • B. 披着蓑衣走在雪中
    • C. 在雪里打雪仗
    • D. 在雪中游泳
  2. 诗中提到的“冷香”指的是:

    • A. 香水
    • B. 梅花的清香
    • C. 烟雾
    • D. 水果的香味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梅花》

诗词对比: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梅花的赞美与思考,但李清照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陈逸云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精神意境的传达。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 《梅花:文化与象征》

相关查询

送浮屠昙远归无为持钵 哀陈夫子 走笔和孔纯老催诗债次韵 送贾教授伟满罢东归 送赵仲达 出合肥北门二首 和詹德秀出南汰二首 题双峰磨院瀑布 过广德宿开元寺上人房 四祖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剥开头的成语 腰缠万贯 好似 披红挂彩 洪范 气字旁的字 沾沐 犬字旁的字 追赇 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履险若夷 嚼饭喂人 人才出众 青天白日 日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