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5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53:06
出郭西湖近,贪看立又行。
园林青气动,日夕白云生。
映竹犬初吠,缘溪鹤自鸣。
殷勤下天竺,泉石惬幽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城郭出发,来到西湖附近,留恋于眼前的美景,时而驻足,时而行走。园林中青翠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白云在日落时分缓缓升起。映照着竹子的犬吠声初起,沿着溪流,白鹤在鸣叫。诗人满怀热情地走下天竺山,泉水与石头的景致正好符合他幽静的情怀。
“天竺”在古代常常被用来指代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常见于佛教相关的文献中。这里的“天竺”可能暗示了一种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安宁的向往。
释绍嵩,宋代高僧,以诗名闻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自然、陶冶情操的风潮。诗人以自身游历为背景,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结合,反映了当时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天竺戏书》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深切体悟。诗的开头描绘出诗人走出城郭,来到西湖边,表达了他对美丽自然的贪恋。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园林青气动,日夕白云生”来呈现自然景色的生机与变幻,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映竹犬初吠,缘溪鹤自鸣”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犬吠与鹤鸣的音响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生态场景。在最后一句,诗人以“殷勤下天竺,泉石惬幽情”结束全诗,展现了他渴望深入自然、体验宁静的心理。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田园诗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自然的深切依恋。
诗中提到的“天竺”指的是什么地方?
A. 一个城市
B. 一个山脉
C. 远方神秘的地方
D. 一条河流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战争
B. 自然与宁静
C. 爱情
D. 生活的烦恼
诗人在西湖附近的活动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快乐与宁静
C. 忧伤
D. 恐惧
与李白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同时带有对人生的哲思,而释绍嵩的《天竺戏书》则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风格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