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5:25
扬州慢·答絜生,再用白石陨,兼呈味辛醇士寥音诸公。时丙申夏五
作者:袁荣法 〔近代〕
邀雨阑孤,逐凉灯瘦,起眠老渐无程。
又芭蕉绿了,只短发难青。
算辛苦儒冠误我,壮心非昔,羞更论兵。
向瀛壖栖息,伶俜犹寄仙城。
强怀自遣,镇繁花开谢堪惊。
惯借梦填词,将愁过酒,偷换春情。
故国暮云凄断,骚兰怨悄入蝉声。
对天涯相识,樽前重念平生。
在雨中的栏杆旁,我独自倚靠着,秋凉的灯光下,感到心情愈发消瘦,渐渐失去了睡眠的规律。
又见到芭蕉叶儿绿了,却发现自己短发难再青葱。
想想读书时的艰辛,误让我失去了青春的壮志,羞愧自己再也谈不上武功。
向着瀛壖的安静处所,孤寂的心情依旧寄托于那遥远的仙城。
强忍着内心的抑郁,镇静地看着繁花的凋谢,心中惊异不已。
习惯在梦中填词作赋,将愁苦化作酒杯,偷偷地换取春日的情怀。
故乡的暮云凄清断绝,兰花的怨声悄然融入了蝉鸣之中。
面对天涯的相识,在酒杯前重温往昔的平生。
作者介绍:袁荣法,近代诗人,生活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常反映个人的孤独与对故国的思念。
创作背景:诗作于丙申年夏季,时局不宁,诗人以个人的情感寄托对国家与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青春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扬州慢·答絜生》是袁荣法在夏季写的一首词,展现了诗人对过往青春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孤独感的深刻思考。全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借用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忧伤的氛围。
开头“邀雨阑孤,逐凉灯瘦”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雨中的栏杆,感受到秋凉的灯光下心情愈发消瘦,表现了孤独的心境。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昔的青春,感叹“算辛苦儒冠误我”,这不仅是对自身身份的反思,更是对当下无所作为的自责。
诗中提到的“向瀛壖栖息,伶俜犹寄仙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归宿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心中对繁华的错愕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诗人感叹“故国暮云凄断”,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惘,展现了袁荣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繁花开谢”),拟人(如“骚兰怨”),对仗(如“故国暮云”与“樽前重念”),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个人的心境,表达了对青春逝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家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个季节写下这首词?
“算辛苦儒冠误我”中“儒冠”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瀛壖”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袁荣法的这首词与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有相似的主题,都是在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但袁荣法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孤独与内心,李白则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英雄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