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4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4:34
动地隋兵至,君王尚晏安。
须知天下窄,不及井中宽。
楼外锋交白,溪边血染丹。
无情是残月,依旧照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隋朝士兵来袭的震动,但君王依然安然无恙。要知道,整个天下的空间是狭窄的,比不上井中那样的宽广。楼外的战斗声如刀剑交锋,溪边的鲜血染红了水面。无情的残月依旧照耀着栏杆,显得冷清而悲凉。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隐含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统治者的控诉,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
王元甫,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目睹了社会的种种变迁。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的沉思。
这首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王元甫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景阳井》是一首生动而深刻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沉重思考。开篇“动地隋兵至”,以强烈的动感引入,瞬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暗示着战争的来临。而“君王尚晏安”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统治者的麻木与无知。接下来的“须知天下窄,不及井中宽”,展现了诗人对视野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表面上井中宽广,实则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悲哀。
“楼外锋交白,溪边血染丹”两句,描绘了战斗的激烈与血腥,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最后的“无情是残月,依旧照阑干”,则将全诗推向了情感的高峰,残月的冷清映照出诗人心中的苍凉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十分讲究,既有宏观的历史视角,又有微观的个人情感,形成了一幅战争与和平、希望与绝望交织的复杂画卷。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反映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统治者的控诉,具有深刻的历史寓意。
诗中提到的“隋兵”是指哪个朝代的士兵?
“君王尚晏安”中的“晏安”意为?
诗中用“楼外锋交白”形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