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从驾闾山咏马》

时间: 2025-05-02 05:38:57

诗句

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

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8:57

原文展示:

从驾闾山咏马 上官仪 〔唐代〕 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白话文翻译:

桂花的香气在尘土中渐渐消减,月光下的白练影子也显得空虚。心中的疑惑由关吏引起,只能徒然叹息边塞上的老翁。

注释:

  • 桂香:指桂花的香气。
  • 尘处减:指香气在尘土中逐渐消散。
  • 练影:指白色的丝绸或布匹在月光下的影子。
  • 月前空:指月光下的影子显得空虚无实。
  • 定惑:心中的疑惑或困惑。
  • 关吏:指守关的官员。
  • 徒嗟:徒然叹息。
  • 塞上翁:指边塞上的老人,常用来象征边疆的艰辛和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上官仪(约608-665),字游韶,唐代诗人,官至宰相。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多写景抒情,尤以五言诗见长。此诗可能是在随皇帝巡游闾山时所作,通过咏马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随皇帝巡游闾山时所作,通过咏马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桂花的香气消散和月光下白练影子的空虚,营造了一种凄凉和迷茫的氛围。诗中的“定惑由关吏”暗示了作者对边疆安全的担忧,而“徒嗟塞上翁”则表达了对边塞老者的同情和对边疆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的典型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桂香尘处减”:桂花的香气在尘土中逐渐消散,暗示了边塞环境的艰苦和岁月的流逝。
  • “练影月前空”:月光下的白练影子显得空虚无实,象征了边塞生活的空虚和迷茫。
  • “定惑由关吏”:心中的疑惑由守关的官员引起,可能暗指边疆政策的不明或官员的无能。
  • “徒嗟塞上翁”:只能徒然叹息边塞上的老翁,表达了对边塞老者的同情和对边疆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练影月前空”中的“练影”比喻月光下的影子,增强了诗的意象感。
  • 拟人:“桂香尘处减”中的“减”赋予桂香以人的行为,使诗句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和对边塞老者的同情,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的典型特征。

意象分析:

  • 桂香:象征美好但易逝的事物。
  • 练影:象征空虚和迷茫。
  • 关吏:象征边疆政策和官员的无能。
  • 塞上翁:象征边塞的艰辛和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桂香尘处减”暗示了什么? A. 边塞环境的艰苦 B. 桂花的香气 C. 岁月的流逝 D. 边塞生活的空虚 答案:A

  2. “练影月前空”中的“练影”比喻什么? A. 月光下的影子 B. 白练的影子 C. 空虚和迷茫 D. 边塞生活的空虚 答案:A

  3. 诗中的“定惑由关吏”暗示了什么? A. 边疆政策的不明 B. 官员的无能 C. 心中的疑惑 D. 边塞生活的无奈 答案:A

  4. “徒嗟塞上翁”表达了对谁的同情? A. 边塞老者 B. 关吏 C. 诗人自己 D. 边塞生活的无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表达了边塞诗的忧国忧民之情。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抒发了对边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与上官仪的《从驾闾山咏马》:两者都表达了边塞诗的忧国忧民之情,但王昌龄的诗更加直接和激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上官仪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代边塞诗研究》:详细分析了唐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三阕 其一 春尽感事送归者 蝶恋花 答芦隐见和,集曹全碑字 蝶恋花 蝶恋花 其四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昙花 蝶恋花 秋感 蝶恋花 蝶恋花·次天婴韵,示蕙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坐不安席 屠牛坦 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池酒林胾 血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白黑不分 省场 逢机遘会 柔枝嫩条 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福慧双修 韋字旁的字 白头如新 惊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