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8:57
原文展示:
从驾闾山咏马 上官仪 〔唐代〕 桂香尘处减,练影月前空。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白话文翻译:
桂花的香气在尘土中渐渐消减,月光下的白练影子也显得空虚。心中的疑惑由关吏引起,只能徒然叹息边塞上的老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上官仪(约608-665),字游韶,唐代诗人,官至宰相。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多写景抒情,尤以五言诗见长。此诗可能是在随皇帝巡游闾山时所作,通过咏马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随皇帝巡游闾山时所作,通过咏马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桂花的香气消散和月光下白练影子的空虚,营造了一种凄凉和迷茫的氛围。诗中的“定惑由关吏”暗示了作者对边疆安全的担忧,而“徒嗟塞上翁”则表达了对边塞老者的同情和对边疆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的典型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和对边塞老者的同情,体现了唐代边塞诗的典型特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桂香尘处减”暗示了什么? A. 边塞环境的艰苦 B. 桂花的香气 C. 岁月的流逝 D. 边塞生活的空虚 答案:A
“练影月前空”中的“练影”比喻什么? A. 月光下的影子 B. 白练的影子 C. 空虚和迷茫 D. 边塞生活的空虚 答案:A
诗中的“定惑由关吏”暗示了什么? A. 边疆政策的不明 B. 官员的无能 C. 心中的疑惑 D. 边塞生活的无奈 答案:A
“徒嗟塞上翁”表达了对谁的同情? A. 边塞老者 B. 关吏 C. 诗人自己 D. 边塞生活的无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