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潮惠道中》

时间: 2025-04-28 20:16:36

诗句

春深绝不见妍华,极目黄茅际白沙。

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绵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6:36

原文展示:

潮惠道中
春深绝不见妍华,
极目黄茅际白沙。
几树半天红似染,
居人云是木绵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尽管春深了,却依然看不到美丽的花朵。远望去,只有黄色的茅草和白色的沙滩。天边几棵树的花似乎被染成了红色,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说那是木绵花。

注释:

  • 妍华:美丽的花朵。
  • 极目:极目而视,意思是向远处眺望。
  • 黄茅:指黄色的茅草。
  • 白沙:白色的沙滩。
  • 木绵花:一种花,常见于南方,花色鲜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春季,诗人游历潮惠道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却未见花卉,反而是黄茅和白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春天的思考。

诗歌鉴赏:

《潮惠道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而略带孤寂的感觉。作者用“春深绝不见妍华”开篇,直接表明了春天却无花的意象,这种反常的景象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接着“极目黄茅际白沙”,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黄色的茅草与白色的沙滩,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后面的“几树半天红似染”,则通过“似染”的比喻,赋予了树木一种生动的形象,仿佛是春天的希望在这里闪烁。最后一句“居人云是木绵花”,不仅让人感受到乡村的生活气息,也隐含了人们对自然的理解与认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们对自然的情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让人倍感亲切又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春深绝不见妍华:春天已经深了,但却看不到美丽的花。
    2. 极目黄茅际白沙:放眼望去,只有黄色的茅草和白色的沙滩。
    3. 几树半天红似染:天边几棵树的花色鲜红,仿佛是染上去的一样。
    4. 居人云是木绵花:当地人说那是木绵花,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认知。
  • 修辞手法

    • 比喻:“红似染”通过比喻形象化了花的颜色。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对称性,形成一种和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同时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黄茅:象征着自然的朴素与真实。
  • 白沙:象征着幽静与孤独。
  • 木绵花: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妍华”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花朵
    • B. 丑陋的植物
    • C. 春天的雨水
  2. 诗人用什么颜色描述黄茅?

    • A. 绿色
    • B. 黄色
    • C. 蓝色
  3. “几树半天红似染”中的“似染”用来形容什么?

    • A. 水的颜色
    • B. 花的颜色
    • C. 叶子的颜色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描写自然及内心感受。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象为主,抒发诗人情感。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王维: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上各具特色,刘克庄更注重色彩对比,而王维则强调意境的优美与情感的深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克庄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理解》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严子陵祠二首(后首一作杜荀鹤诗) 咏花 石门瀑布 中路寄喻凫先辈 德政上睦州胡中丞 与乡人鉴休上人别 赠郑仁规 送许温 过朱协律故山 题友人山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做好做恶 一鳞半甲 量力而动 田字旁的字 讲治 包含伐的词语有哪些 吴戈 马字旁的字 触机落阱 包含俐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撄的词语有哪些 无所用心 贝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没可奈何 放牛归马 幸愿 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